他說:“經濟觀察本身有非常好的品牌,這給我提供了結識更多人脈資源的機會,也給我更多施展才能的機會。李大哥提供的這個機會,是一個轉折點。”
新部門的培訓課程吸引了很多實業界的老總參加,給梁世碩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對於中國的產業經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而且和這些企業老總建立了私交。”健談的梁世碩總是能找到機會和這些企業家聊天,了解行業的信息,企業的經營,而時間久了,交情也就日漸深厚。“哪個企業的老總叫什麼名字我都清清楚楚。我甚至連他們的太太是誰,孩子在哪裏讀書都知道。我敢說大多數記者都不如我了解的多。”梁世碩笑著說,“這其實是雙向的,信息了解多了,見識多了眼界寬了,談吐和見地自然與眾不同,這些企業家也就更願意和你交朋友。”
3.重要的是你想認識誰。
徐健的另一個身份是某著名大學MBA聯合會秘書長。因為梁世碩當時對運營MBA課程項目充滿興趣,所以主動找到徐健請教。兩人相聊甚歡,沒多久就稱兄道弟了。“雖然徐健的職位不算很高,但是他幾乎在銀行的每個部門都呆過,對銀行內部的業務,問題有很深刻和獨到的看法。”梁世碩說,正是徐健毫無保留的、真誠的幫助,他才得以順利地進入這個圈子。
另外,“因為一直在銀行工作,徐健自己在銀行界有很多人脈關係,而且作為MBA聯合會秘書長,他在MBA的圈子裏也有很廣泛的網絡。我最初認識的銀行界朋友很多是他介紹認識的。”可以說,徐健為梁世碩搭起了一座橋。門戶打開後天地頓寬,之後梁世碩的人脈雪球越滾越大,關係網也迅速膨脹。
“其實最重要的不在於你認識誰,而在於你想認識誰。”積極主動的結交朋友,友情才能開花結果。
朋友作為身邊的第二重人脈資源,也是最“重”的人脈資源。在職場中,可以沒有金錢,但絕對不能沒有朋友。同學、知己、同事、上司……朋友的資源無處不在,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畢業以後,同學們要學會建立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廣交朋友,打造黃金般的第二重人脈,為成功鋪路。
陌生人,不經意的“命中貴人”
一個人的一生中會遇到數不勝數的陌生人,或是擦肩而過的路人,或是一麵之緣的顧客,或是匆匆交集的互助者……不要因為不認識而不上心,不要因為陌生而毫不在意。每位陌生人都是一個潛在的“寶藏”,也許,下一位便是成就自己未來的“貴人”。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
無奈飯店的夜班服務生說:“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若是在平常,我在沒有空房的情況下,會送走你們,可是我無法想象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你們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是還是蠻幹淨的,因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
這位年輕人很誠懇的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晴,老先生前去結賬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的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板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這位服務生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那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可以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做威廉·阿斯特,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Waldorf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征,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一位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