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百草堂的白大夫(1 / 1)

第二天,曬在院子裏的紫珠葉已經曬幹了,張秋雅拿布袋子都裝了,又把其他零零散散的幾種藥都一起放進了背簍。

劉氏和張秋水的女紅還真是厲害,就一晚上的時間,就繡了好幾張手帕,上麵的花活靈活現的,就是張秋雅這個現代見識了各種機械繡品的人也讚不絕口,難怪許多人都喜歡傳統技藝繡出來的東西呢,真是美翻了。

就這樣,張秋雅在家人的注目下,背上背簍神神氣氣的上鎮上去了,在張秋雅看來,她背上背的,不僅僅是藥材,還是他們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走在路上的時候,正好遇到了同樣是進城的張順和他妻子李氏,還有他們的大兒子,張興義,李氏就是長寧村的人,嫁給張順以後夫妻倆第二年就生了這個兒子,這個張興義就比她大半歲,張秋雅聽她爹說過,興義這個名字還是找的她娘給起的,寓意興盛,忠義。

“阿雅這是上哪兒去?”

“叔,嬸兒,興義哥,我上鎮上,給我娘抓藥。”

“啥?抓藥?你娘她咋了?要緊不?”李氏幾步走到張秋雅旁邊問到,因為張德力與張順走的近,劉氏與李氏自然親近些,一聽說劉氏病了,就開始擔心。

因為現在住的離村子裏有段距離,張秋雅一家和村裏人也很少走動,李郎中又不是個愛多嘴的,所以張順夫妻還不知道劉氏病了的事。

張秋雅看得出來,李氏對她娘是真的關心,也不好讓她跟著一塊擔心,更何況她娘現在也確實是沒什麼大礙了,隻需好好養著就行了。

“嬸兒,我娘沒事,就是受了點涼,吃過藥好多了。”

“那就好,你這孩子,有事怎麼不來家裏說一聲,真是可憐你們了。”想到張秋雅一家的遭遇,李氏忽然就抹起了淚,弄得張秋雅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還是張興義及時出來解了這尷尬。

“娘,你這是幹什麼啊,好好的哭啥。阿雅,你別理我娘,來,把背篼給我,我給你背,進城還這麼老遠呢。”

李氏被兒子叫的緩過神來,連忙收住眼淚,擦了擦眼睛,尷尬的衝張秋雅笑笑。

“沒事,沒事,眼睛進沙子了,來來來,阿雅,把背篼給阿興,別給身子壓壞了。”

張秋雅知道自己拒絕也沒什麼用,索性把背篼直接遞給了張興義,他們一家人對自己家的好,張秋雅默默的記在了心裏。

“那就謝謝興義哥了。”

“不客氣。”

接過背篼往背上一背,張興義不再看張秋雅,大走了幾步追上他爹,隻留下張秋雅和李氏在後麵一邊走一邊聊著天。

進城的時候,因為張順一家要去買農具,所以跟張秋雅約好了時辰在城門口回合,一起回村。

原本張秋雅不想麻煩他們一家等自己,萬一他們結束的早,讓人家等自己終歸不好,可是李氏堅持要等她一道回去,說是不放心她一個女孩兒上路,張秋雅隻得作罷,跟他們約定了時間,便先往百草堂去了。

一進門,沒看見上次的夥計來福,卻換成了一個中年男人正在櫃台後麵整理藥材,張秋雅認得此人,就是上次來時來福稱呼為東家的男人。

從雜貨鋪老板那裏聽說,這百草堂的東家姓白,是這鎮上和附近村落名聲最好的大夫,經常無償給窮人看病,遇上窮苦的,還免費送藥呢。

張秋雅因為前世的遭遇,對這些真正的大善人打從心眼裏的尊敬,將背篼放下,恭恭敬敬的上前行禮問好。

“白大夫好。”

聽見聲音,白岐山看向來人,眼前一亮,這不就是上次兒子說的有意思那個小丫頭嘛,白岐山心中失笑,果然來了,兒子正好不在,就讓他來看看這丫頭那裏有意思了。

“小姑娘,你這是要來抓藥?”

“是,也不是。”張秋雅答。

“噢?那是要如何?”

白岐山話剛說完,就見張秋雅把門口的背篼放到自己跟前,白岐山低頭看看,挑了挑眉,又抬起頭看著張秋雅,似乎在等她開口。

“是這樣的,上次我來您這抓藥,您家的少東家曾許諾我,可以挖了藥材來賣與你家,您看看,這都已經處理好了。”

看著眼前的小姑娘,嗯,不錯,不卑不亢,有條有理,點了點頭,白岐山這才仔細看了看張秋雅背過來的背篼,一篼的藥材,都已經處理好了,分類放在那裏,還有個布袋,看不見裏麵裝的什麼,白岐山眼中充滿好奇,這小姑娘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