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張秋雅把鍋裏放了水,直接把大骨頭下了鍋,蓋上蓋子就等在一旁,看見劉氏和張秋水擔心的眼神,張秋雅指了指鍋,說:
“把湯熬了就去睡,等小安回來就好了,不差這一會。”
過了一會,鍋中的水開了,張秋雅拿勺子將湯麵上的浮沫扔掉,直到隻剩下清湯。
剛做完手上的事,小安就回來了,接過老薑洗淨切片,蔥切斷,直接放進鍋裏,放上鹽,撒上幾顆花椒,蓋上鍋蓋把柴火放小,讓它慢慢熬,隻可惜沒有酒和白醋。
劉氏和張秋水雖然奇怪為什麼張秋雅會做這些,但是看她一臉疲倦便不忍再留她說話,給她保證了會看住火不會把湯燒幹的就讓她回屋子裏睡覺去了。
午後人是最容易犯困的,張秋雅也不再堅持,隨便用水洗了臉手,就爬到床上去,不一會就睡著了。
這一覺就直接睡到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從床上爬起來,張秋雅聽見廚房那邊傳來陣陣笑聲,就知道是奶奶和姑姑來了,連忙穿上衣服跑了過去。
張連氏和張杏原本以為是家裏出了事情,小安才會讓她們二人下午過來,誰曾想,兩人一進來,就看見劉氏帶著張秋水在揉麵,拌餡兒,灶上的鍋裏還熬著一大鍋骨頭湯,老遠就聞見了香氣。
這可嚇壞了張連氏和張杏,再一看,自己的寶貝孫女竟然不在,張連氏的腳步就有些踉蹌。
“老三家的,我家阿雅呢?”
劉氏這才發現婆婆和小姑子來了,剛想說些什麼,卻發現自己婆婆的臉色不太對,一臉悲戚的看著自己和跟前的麵粉肉餡兒,再聽她這麼問了一句,劉氏就知道,自己婆婆是誤會了。
在農村,經常會有一些人家,窮的揭不開鍋,就會選擇把自己家裏的閨女賣給人伢子或者大戶人家做丫鬟啥的,好換一家人的活命,劉氏一看婆婆這樣就知道她這是想岔了,連忙說到:“娘,阿雅在屋裏睡覺呢,您想到哪裏去了。”
興許是家裏條件改善了,也比以前過的舒坦,劉氏今天的氣色看起來非常好,張連氏聞言才看向她,眼中詢問。
“她早上起的太早,中午回來吃過飯我就讓她睡覺去了,這些肉啊麵啊都是這丫頭給買回來的,叫你們過來也是為了叫你們一起來包餃子吃。”
然後又把張秋雅賣藥的事說了,卻沒提帕子的事,不是劉氏小氣不告訴婆婆和小姑子,主要是小姑子一直以來都會繡了東西往鎮上賣,若是知道阿雅一塊帕子就賣了五兩銀子,怕她心裏會有不痛快,所以就沒提這事。
張連氏聽完劉氏說的,嘴角的笑意卻是掩不住了。
“阿彌陀佛,我就知道,我這個孫女兒是個能幹的,真是太好了,也不怪,咱家阿雅從小就聰明,好,好……”
張杏也在一旁替他們一家高興。
劉氏高興的合不攏嘴。
“娘,咱們一塊兒包吧,今天啊,你和杏兒都在這吃餃子,喝湯,這湯啊,也是你那個主意大的孫女熬的。”
“哎喲,咱家阿雅真是長大出息了。”張連氏一臉的得意。
“奶……”
就在幾人說說笑笑的時候,張秋雅跑了進來,直接就撲到了張連氏的身上。
劉氏看著賴在張連氏身上撒著嬌的小女兒,忽然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不論她如何聰明,如何做著與年齡不符的舉動,她始終都是自己的女兒啊,這個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自己何必要去自尋煩惱?想通之後,前麵的擔憂和疑慮也都隨之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