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櫻桃青衣(1 / 3)

本篇選自《太平廣記》卷二八一,無出處。《五朝小說》、《唐人說薈》等則托名任蕃《夢遊錄》。任蕃,“蕃”一作“翻”,字不詳,江東人,生卒年不詳,約在844年前後在世。曾寓居台州,有詩名。今人李劍國考證《櫻桃青衣》一篇出自陳翰的《異聞集》,所謂任蕃《夢遊錄》係明代人偽造。這篇小說觸目驚心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科舉和吏治的腐敗現象。

天寶初[1],有範陽盧子[2],在都應舉,頻年不第,漸窘迫。嚐暮乘驢遊行,見一精舍中[3],有僧開講[4],聽徒甚眾。盧子方詣講筵[5],倦寢。夢至精舍門。見一青衣,攜一籃櫻桃在下坐。盧子訪其誰家,因與青衣同餐櫻桃。青衣雲:“娘子姓盧,嫁崔家,今孀居在城[6]。”因訪近屬[7],即盧子再從姑也[8]。青衣曰:“豈有阿姑同在一郡,郎君不往起居[9]?”盧子便隨之。

過天津橋[10],入水南一坊,有一宅,門甚高大。盧子立於門下。青衣先入。少頃[11],有四人出門與盧子相見,皆姑之子也:一任戶部郎中[12],一前任鄭州司馬[13],一任河南功曹[14],一任太常博士[15]。二人衣緋,二人衣綠[16],形貌甚美。相見言敘,頗極歡暢。斯須[17],引入北堂拜姑[18]。姑衣紫衣[19],年可六十許。言詞高朗,威嚴甚肅。盧子畏懼,莫敢仰視。令坐,悉訪內外[20],備諳氏族[21],遂訪兒婚姻未。盧子曰:“未。”姑曰:“吾有一外甥女子姓鄭,早孤,遺吾妹鞠養[22]。甚有容質,頗有令淑[23]。當為兒平章[24],計必允遂[25]。”盧子遽即拜謝。乃遣迎鄭氏妹。有頃[26],一家並到,車馬甚盛。遂檢曆擇日[27],雲:“後日大吉。”因與盧子定議[28]。姑雲:“聘財函信禮席[29],兒並莫憂,吾悉與處置。兒有在城何親故,並抄名姓,並具家第[30]。”凡三十餘家,並在台省及府縣官[31]。明日下函[32],其夕成結[33]。事事華盛,殆非人間[34]。明日拜席[35],大會都城親表[36]。拜席畢,遂入一院。院中屏帷床席,皆極珍異。其妻年可十四五,容色美麗,宛若神仙。盧生心不勝喜,遂忘家屬。

[1]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

[2]範陽:今河北涿縣。

[3]精舍:道士、僧人修煉居住之所。

[4]開講:宣講,開始講說。

[5]講筵(yán):講經、講學的處所。

[6]孀居:守寡。

[7]訪:詢問。近屬:血統關係較近的親屬。

[8]再從姑:堂叔、伯祖父之女,與稱呼者的父親同輩。

[9]起居:問安,問好。

[10]天津橋:在當時皇城正南洛水上的浮橋,故址在今洛陽市舊城西南。

[11]少頃:片刻,一會兒。

[12]戶部:當時隸屬於尚書省的主要行政機構之一,掌管全國的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物。郎中:是部中分掌具體事務的高級部員,品級為從五品上。

[13]鄭州:州名,治所在今河南鄭州市。司馬:州長官的主要佐官之一,品級為從五品下。

[14]河南:府名,治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功曹:功曹參軍事的簡稱,是府中分掌具體事務的主要屬官,品級為正七品下。

[15]太常:是當時中央政府機構中專司祭祀、禮樂的官署。博士:太常寺所屬的太醫署、太卜署均設有博士,負責向所招收的學生講授有關的專業知識,品級為正八品上至從九品下。

[16]二人衣緋,二人衣綠:根據規定,四、五品官員穿緋色官服,六、七品官員穿綠色官服,八、九品官員穿青色官服,此處的衣綠實際上包括了青、綠二色。

[17]斯須:須臾,片刻。

[18]北堂:堂是古代居室中主人日常活動、行禮、待客的地方。古代建築多坐北朝南,故稱“北堂”。

[19]紫衣:根據規定,當時女子的禮服色彩必須與丈夫或兒子官服的色彩保持一致。紫色是當時三品以上高官的服色,作者是以此暗喻女主人地位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