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選自《聊齋誌異》卷十。描寫了一起曲折的、極富戲劇性的奇案、冤案。
東昌卞氏[1],業牛醫者[2],有女小字胭脂,才姿惠麗。父寶愛之,欲占鳳於清門[3],而世族鄙其寒賤[4],不屑締盟[5],所以及笄未字[6]。
對戶龔姓之妻王氏,佻脫善謔[7],女閨中談友也。一日,送至門,見一少年過,白服裙帽,豐采甚都。女意似動,秋波縈轉之[8]。少年俯其首,趨而去。去既遠[9],女猶凝眺[10]。王窺其意,戲之曰:“以娘子才貌,得配若人,庶可無恨[11]。”女暈紅上頰,脈脈不作一語[12]。王問:“識得此郎否?”女曰:“不識。”曰:“此南巷鄂秀才秋隼,故孝廉之子[13]。妾向與同裏[14],故識之,世間男子無其溫婉,今衣素,以妻服未闋也[15]。娘子如有意,當寄語使委冰焉[16]。”女無言,王笑而去。
數日無耗[17],女疑王氏未暇即往,又疑宦裔不肯俯拾[18];邑邑徘徊[19],縈念頗苦,漸廢飲食,寢疾惙頓[20]。王氏適來省視[21],研詰病因[22]。答曰:“自亦不知。但爾日別後[23],即覺忽忽不快[24],延命假息,朝暮人也[25]。”王小語曰:“我家男子,負販未歸,尚無人致聲鄂郎。芳體違和[26],非為此否?”女顏良久[27]。王戲曰:“果為此者,病已至是,尚何顧忌?先令其夜來一聚,彼豈不肯可?”女歎氣曰:“事至此,已不能羞。但渠不嫌寒賤[28],即遣媒來,病當愈;若私約,則斷斷不可!”王頷之,遂去[29]。
[1]東昌:府名。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縣。
[2]業:從事於。牛醫:治牛病的獸醫。
[3]占鳳:擇婿。清門:清寒門第。
[4]世族:泛指世代顯貴的家族,同“世家”。
[5]締盟:指締結婚約。
[6]笄(jī):本指簪子,這裏指女子可以盤頭插笄的年齡,即十五歲。未字:未曾許嫁。字:舊稱女子許嫁為字。
[7]佻脫善謔(xuè):輕佻而愛開玩笑。
[8]秋波縈轉:猶言上下打量。縈:纏繞。
[9]去:離開。既:已,已經。
[10]凝眺:注目遠望。
[11]庶:副詞,表示希望。
[12]脈脈(mò):含情不語。
[13]孝廉:俗稱舉人為“孝廉”。
[14]向:昔日,從前。裏:民戶居處。十五家為一裏。
[15]妻服未闋:為亡妻服喪,尚未滿期。服:按喪禮規定所穿的喪服。喪服期滿為服闋。
[16]委冰:意謂托付媒人。委:托付。冰:冰人,即媒人。
[17]耗:音訊,消息。
[18]宦裔:官宦人家的後代,指鄂秋隼為故孝廉之子。俯拾:俯就,指降低身份與之聯姻。
[19]邑邑:憂鬱不樂,通“悒悒”。
[20]寢疾:臥病。惙(chuò)頓:猶言有氣無力。惙:心憂氣短。
[21]適:恰好。省(xǐnɡ)視:問候看望。
[22]研詰:探問。
[23]爾日:猶言那天。
[24]忽忽:恍忽,失意貌。
[25]延命假息,朝暮人也:意謂氣息奄奄,朝不保夕,瀕於死境。朝暮人:危在旦夕的人。
[26]芳體:對婦女身體的敬稱。和:不舒服,稱他人患病的婉詞。
[27](chēnɡ)顏:臉紅。紅色。
[28]渠:他。
[29]頷:點頭。表示讚同。
王幼時與鄰生宿介通,既嫁,宿偵夫他出,輒尋舊好。是夜宿適來,因述女言為笑,戲囑致意鄂生[1]。宿久知女美,聞之竊喜,幸其有機之可乘也。將與婦謀,又恐其妒,乃假無心之詞[2],問女家閨闥甚悉[3]。
次夜,逾垣入[4],直達女所,以指叩窗。內問:“誰何?”答以“鄂生。”女曰:“妾所以念君者,為百年,不為一夕。郎果愛妾,但宜速遣冰人[5];若言私合,不敢從命。”宿姑諾之,苦求一握纖腕為信。女不忍過拒,力疾啟扉。宿遽入[6],即抱求歡。女無力撐拒,仆地上,氣息不續。宿急曳之。女曰:“何來惡少,必非鄂郎!果是鄂郎,其人溫馴,知妾病由,當相憐恤,何遂狂暴若此!若複爾爾〔7〕,便當嗚呼,品行虧損,兩無所益!”宿恐假跡敗露,不敢複強,但請後會。女以親迎為期。宿以為遠,又請之。女厭糾纏,約待病愈。宿求信物[8],女不許。宿捉足解繡履而出。女呼之返,曰:“身已許君,複何吝惜?但恐‘畫虎成狗’[9],致貽汙謗。今褻物已入君手[10],料不可反。君如負心,但有一死!”
宿既出,又投宿王所。既臥,心不忘履,陰揣衣袂[11],竟已烏有。急起篝燈[12],振衣冥索[13]。詰之,不應。疑婦藏匿,婦故笑以疑之。宿不能隱,實以情告。言已,遍燭門外,竟不可得。懊恨歸寢,竊幸深夜無人,遺落當猶在途也。早起尋之,亦複杳然[14]。
[1]戲囑:開玩笑囑托。致意:把自己的用意表達於人。
[2]假:借。無心之詞:漫不經心的話語。
[3]閨闥:指內室。
[4]逾垣:越過矮牆。逾:越過。垣:矮牆。
[5]冰人:即媒人。
[6]遽(jù):急忙。
[7]爾爾:如此。
[8]信物:作為憑信的物件。
[9]畫虎成狗:《後漢書·馬援傳》載,馬援告誡兄子嚴、敦:“效季良(杜季良,以豪俠好義著稱)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此借“畫虎成狗”喻私訂終身不成,反貽人笑柄。
[10]褻物:貼身之物。此指繡履。
[11]陰揣衣袂:暗地摸摸衣袖。陰:暗暗地。揣:摸索。袂:衣袖,古時衣袖肥大可以藏物。
[12]篝燈:即燈籠,以籠蔽燈。此指點燈。
[13]振衣:抖擻衣服。冥索:暗中摸索。
[14]杳然:昏暗、深遠的樣子。引申為不見蹤影之意。
先是[1],巷中有毛大者,遊手無籍[2]。嚐挑王氏不得,知宿與洽,思掩執以脅之[3]。是夜,過其門,推之未扃[4],潛入。方至窗下,踏一物,軟若絮帛,拾視,則巾裹女舄[5]。伏聽之,聞宿自述甚悉,喜極,抽身而出。
逾數夕,越牆入女家,門戶不悉,誤詣翁舍[6]。翁窺窗,見男子,察其音跡,知為女來。心忿怒,操刀直出。毛大駭,反走。方欲攀垣,而卞追已近,急無所逃,反身奪刃;媼起大呼,毛不得脫,因而殺之。女稍痊,聞喧始起。共燭之,翁腦裂不能言,俄頃已絕[7]。於牆下得繡履,媼視之,胭脂物也。逼女,女哭而實告之;不忍貽累王氏[8],言鄂生之自至而已。
天明,訟於邑。邑宰拘鄂[9]。鄂為人謹訥[10],年十九歲,見客羞澀如童子。被執,駭絕,上堂不知置詞[11],惟有戰栗。宰益信其情真,橫加梏械[12]。書生不堪痛楚,以是誣服[13]。及解郡,敲撲如邑[14]。生冤氣填塞,每欲與女麵相質;及相遭,女輒詬詈[15],遂結舌不能自伸[16],由是論死。往來複訊,經數官無異詞。
[1]先是:在此以前。用作追述前事的詞。
[2]遊手無籍:猶言無業遊民。籍:戶籍。
[3]掩執:意謂乘其不備捉拿。掩:乘其不備而襲取之。
[4]扃(jiǒnɡ):關閉。
[5]舄(xì):鞋。單底為“履”,複底並著木者為“舄”。
[6]詣:往,到。
[7]俄頃:一會兒,頃刻。
[8]貽累王氏:給王氏留下牽累。
[9]邑宰:縣令。
[10]謹訥:拘謹不善言談。訥:拙於言辭。
[11]置詞:猶措詞。
[12]橫加梏(ɡù)械:濫施刑罰。梏:刑具名,即手銬。械:枷鎖、鐐銬一類的刑具。
[13]誣服:蒙冤被迫服罪。誣:冤屈。
[14]敲撲:擊,打。
[15]詬詈(lì):辱罵。
[16]結舌:這裏意為氣得說不出話來。
後委濟南府複案[1]。時吳公南岱守濟南[2],一見鄂生,疑不類殺人者,陰使人從容私問之[3],俾盡得其詞[4]。公以是益知鄂生冤。籌思數日,始鞫之[5]。先問胭脂:“訂約後,有知者否?”答:“無之。”“遇鄂生時,別有人否?”亦答:“無之。”乃喚生上,溫語慰之。生自言:“曾過其門,但見舊鄰婦王氏同一少女出,某即趨避[6],過此並無一言。”吳公叱女曰:“適言側無他人,何以有鄰婦也?”欲刑之。女懼曰:“雖有王氏,與彼實無關涉。”
公罷質[7],命拘王氏。拘到,又禁不與女通,立刻出審,便問王:“殺人者誰?”王對:“不知。”公詐之曰:“胭脂供,殺卞某汝悉知之,胡得隱匿?”婦呼曰:“冤哉!淫婢自思男子,我雖有媒合之言,特戲之耳[8]。彼自引奸夫入院,我何知焉!”公細詰之,始述其前後相戲之詞。公呼女上,怒曰:“汝言彼不知情,今何以自供撮合哉?”女流涕曰:“自己不肖,致父慘死,訟結不知何年,又累他人,誠不忍耳。”公問王氏:“既戲後,曾語何人[9]?”王供:“無之。”公怒曰:“夫妻在床,應無不言者,何得雲無?”王曰:“丈夫久客未歸。”公曰:“雖然,凡戲人者,皆笑人之愚,以炫己之慧,更不向一人言[10],將誰欺?”命梏十指[11]。婦不得已,實供:“曾與宿言。”公於是釋鄂拘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