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看著規矩森嚴,巍峨肅穆的靈霄殿,不禁吸了一口冷氣。心裏便先有了幾分畏懼。白衣仙子說道:“仙子莫怕,隨我們進去吧。”說著,帶著樊梨花往裏走。樊梨花慌忙低下頭,趨步跟著兩位仙子走進了大殿。一直來到丹墀之下,兩位仙子向上施禮說道:“啟奏陛下,百花仙子到了。”
玉帝在寶座之上聽兩位仙子奏罷,微微頜首,威嚴地往下看了看,說道:“知道了,你們且退下。”
“是。”兩位仙子再次施了一禮閃到了兩旁。
玉帝又向下看了看樊梨花,說道:“百花,幾日不見,見了朕為何不言不語啊?”
樊梨花慌忙稽首施禮,說道:“奴婢參見陛下。”
玉帝點頭說道:“百花,你報恩之事如何了?報於朕聽。”
“這……”樊梨花愣愣地站在那裏,不知所以。旁邊站著的一位手執拂塵的銀發老者連忙低聲提醒,說道:“仙子,玉帝問你入世這些年以來的經曆,快快詳細訴於陛下。”
“陛下容稟。”樊梨花隻得滿心疑惑地稽首說道:“奴婢自從身入塵世便逢多事之秋,時值突厥王室兩宮兩宮王子爭權奪勢,累及我的生身之父。父親為了保住身家性命,將年幼的奴婢許於楊門三子。我的母親知道我性情剛烈烈,又兼故鄉情重,所以抵死不允這門親事。因此招致殺身之禍,被我的庶母何氏用水仙花根粉謀害。奴婢自幼與由長嫂相伴,由乳母恩養成人。奴婢一十二歲的時候,楊家的兒子到寒江關。是奴婢性情太烈,撕了庚帖,抵死不從這樁姻眷,故而惹惱了老父親。父親便不念父女之情,對奴婢施以嚴懲。後來,二位兄長為了讓奴婢答應這門親事,又欲加害於奴婢,幸蒙長嫂與乳母憐愛,用計將奴婢救出家門。
“奴婢以帶傷之身,金釵之年流落在荒野之中。幸虧有上天護佑,奴婢命不當絕。薛氏鬱蓮救奴婢於危難之中,又送奴婢於紫霞宮之內。黎山聖母因為垂愛與我,將奴婢收留在門下,教授奴婢三略六韜,刀馬武藝。
“奴婢碧玉之年,恩師與雲蒙山王禪仙師做主,將奴婢許於薛門長男為婦。怎奈奴婢命中夫星不透,與薛家子幾番失和,至今七年有餘尚未成夫婦之實。今番貞觀主婚,令我二人再次結為夫婦。薛家子仍心存芥蒂,後事如何尚不得知。陛下,這便是奴婢入世二十餘年的經曆,請陛下詳查。”
玉帝聽完了,轉首向旁邊的銀發老者問道:“金星,百花劫難可曾滿否?”
銀發老者連忙出班,來在丹墀之下稽首施禮,說道:“啟奏陛下,百花仙子功德尚未完滿。據此看來還須二十年才能得以恩消債完。”
玉帝聽罷,回頭向樊梨花說道:“百花,你的劫難未滿,回去之後須要盡力酬報。等到二十年之後恩消劫散,你便可以複歸勝境,重列仙班。天色不早,你快快回去吧。”
樊梨花聽見太白金星和玉帝說自己仍然需要二十年才能解脫災厄,不免心驚膽戰。慌忙向上施禮,說道:“ 陛下。上啟陛下。奴婢自從進入凡塵,在凡間受盡骨肉離散之痛,負義被棄之苦。如今已經是心力交瘁,不堪再忍受。二十年的劫數奴婢實在無法再繼續堅持。求玉帝垂憐,指給奴婢一條捷徑,讓奴婢早日償清重恩,消解劫數,以脫離苦海,重換自由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