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禦書房元戎請捐軀(1 / 2)

徐茂公接過突厥的國書看完,向蘇江說道:“貴使請先到館驛歇息,容我家聖上三思再行回複。”蘇江施禮告退出了銀安殿。

李世民令退殿,隻留下徐茂公、程咬金、馬三寶等眾位老國公到書房議事。李世民坐在書案後看了看徐茂公和程咬金等人沒說話。程咬金問:“聖上,賀魯的國書裏都說什麼了?你們怎麼不說話了?”李世民喚過一個內侍,命他當眾朗讀蘇江遞上的國書。內侍連忙捧起國書打開逐字讀了一遍。

原來,突厥的國書上說:突厥和大唐開兵以來耗費巨大,傷亡慘重,以致民生多難,怨聲載道,突厥意欲罷兵止戈,和大唐永結盟好。但有一點,樊梨花以突厥朝臣之女歸順大唐,又率兵與突厥為敵,使突厥傷亡慘重,令突厥王庭上下盛怒不已。隻要李世民答應讓樊梨花以死向突厥王庭謝罪,平息突厥文武眾臣之怒,賀魯立刻罷兵止戈,和大唐永結盟好。內侍讀罷退到一邊。

自從大唐開國連年征戰,耗費巨大,兵士傷亡無數,李世民也想早點兒平定突厥結束戰亂,班師還朝過幾天太平日子。如今突厥主動求和正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但是,突厥的條件太過苛刻。從突厥王庭來說,處置叛臣之女以平息眾怒,給自己挽回點兒麵子在情理之中。從大唐來說,為了和突厥結為盟好犧牲樊梨花似乎得不償失。樊梨花為了中原早日一統,獻了寒江關,歸唐以來屢建奇功。答應突厥的條件,用樊梨花的性命換取突厥的盟好,隻怕會冷了眾將士的心,尤其對薛家上下沒法交代。為了讓突厥上下平息憤怒,就不顧歸順臣僚的性命,隻怕日後有歸唐之心的外藩官員因此多一份顧慮,有歸降之心而不敢歸降。綜合利弊,李世民猶豫不決,所以才沒有說話。

程咬金聽完登時就站起來了,大怒說道:“賀魯無禮。求和就求和,還提出這樣無理的條件,這哪裏是求和,分明是有意挑釁。”徐茂公說道:“四弟,稍安勿躁。聖上,此事於元帥有關,以老臣之見不如宣召樊元帥進宮,看看樊元帥的意思。”

“這……元帥剛剛損娠正在調養,此時宣召進宮隻怕多有不便。”

“聖上,此事關係兩國戰和之大計與元帥的性命,不方便也要宣召元帥前來,元帥會體諒的。”

李世民沉思片刻,微微點頭,這才降旨命內侍即刻宣召樊梨花進宮議事。

樊梨花來到行宮門外下了車,黃門官看見慌忙迎上來施禮,直接引著樊梨花來到書房外。內侍進去回稟,工夫不大挑起簾櫳,說道:“元帥請進,聖上和徐,程等老千歲正等著元帥呢。”樊梨花心裏微微有一些忐忑,趨步低頭跟著內侍進了書房。

書房裏,李世民、徐茂公、程咬金、馬三寶、等眾位老國公都在座,一個個緊鎖眉頭,滿麵肅穆。樊梨花心頭一緊,便料到有要緊的事,連忙在檻內施禮,說道:“微臣參見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