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驚毒計丁山惜愛妻(1 / 2)

“什麼?”薛丁山聽了樊梨花的一番話,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緊緊抓住了樊梨花的雙臂,問道:“你,你……你既然知道蘇寶同不是真心求和,為什麼還要答應突厥的條件,在鳳凰山下自刎啊?”

“唉!”樊梨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沉吟半晌,方才說道:“雲郎,你還記得我小產之日和你說的話嗎?

“白虎關楊藩大敗,突厥奪取中原的土地已經收複了十之七八。我們若是不平定突厥就此收兵回師,蘇寶同入侵中原之心不死,必將卷土重來複奪三關。我們若出兵突厥,一則:出師無名先失人和。二則:白虎關外的銅馬關、朱雀關、玄武關三關互為犄角之勢,動一關而三關皆動,而且三關之外河湖環繞,山林聳峙地勢十分險要,我們又失去地利。三則:今年雨水豐沛,三關之外河湖漲滿,我們又失天時。我們兵出三關別說攻關破寨,就是紮營都是問題。蘇寶同依仗三關之險,多布重兵以抵擋大唐進兵,我們又失一利。諸般不利齊聚,我們兵出三關勝算太少。所以,我才遲遲不敢出兵。

“蘇寶同兩次遣人潛進白虎關,一次劫糧,一次行刺。足以說明他入侵中原之心不死,隻是懼怕你我才不敢再次大舉興兵中原。

“飛空行刺聖上不過三四日,賀魯就遣人來求和這也太過巧合了。若是飛空行刺不成,突厥無計可施想要求和,飛空回到金馬城,突厥君臣商議求和,蘇江再到白虎關至少也要一個月時間。飛空行刺不過三四日既遣使求和,說明蘇江和飛空是同時到的白虎關。行刺不成,就行求和之計。若是真心求和何必還要行刺?所以,我就疑心突厥求和有假。

“為了證實我的猜測,我才向聖上進言,請聖上答應突厥的條件,兩國和盟罷兵。一開始聖上並不答應,徐英公解透我心中之意,幫著我向聖上進言。聖上似乎是猜透了我和徐英公的意思,便答應了。並在銀安殿上召見了蘇江,依我之諫向蘇江提了三個條件。

“在銀安殿上聖上向蘇江提出一要祭告天地歃血定盟;二要蘇寶同向大唐致歉;三要突厥歸還你侵占中原的國土。第一件,第二件蘇江毫不猶疑的就答應了。蘇寶同和楊虎一向主張對中原用兵。雖然白虎關楊藩大敗,憑借青龍、玄武、銅馬三關和沙江關之險和大唐再戰勝負尚不可料,蘇寶同怎麼會未戰而同意求和並且折腰向大唐致歉?第三件,蘇江很猶豫。我許他隻要歸還中原土地,我即刻在祭壇自刎,蘇江才答應。看來隻要聖上答應他們提出的讓我一死的條件,他們可以同意聖上提出的任何條件。因此,我斷定賀魯求和之說必是一計,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借刀殺人置我於死地。

“蘇寶同費盡心機要置我於死地的原因無非是想除掉我,使你因亡妻之痛傷心喪誌。你我一死一病大唐無人為帥。大唐因和盟放鬆警惕,為我治喪無暇顧及其他之時。蘇寶同便可以趁機出兵三關複奪白虎關,再次舉兵問鼎中原。”樊梨花歎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