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幸福桂花村(2 / 2)

“每天都是四菜一湯,有葷有素,好得很哪。”七叔公是第一批入住老年福利院的老人,提起現在過的生活,他感覺很幸福。

“翠屏山上別有天,荒坡瘠嶺換新顏。……”七叔公撚著山羊胡子,當著眾多記者的麵,現場吟起詩來:“……嘔心瀝血建新村,全心全意為村民。這都多虧了有小趙村長啊!”

桂花村村民男性六十五歲以上,女性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全部入住了老年福利院。

村裏出資聘請了服務員和炊事員專門為他們服務,實行統一食宿、統一基本醫療、統一購買保險,還建立了QQ視頻交流平台,定期聯係在外打工的子女與老人們視頻“見麵”。

福利院的隔壁,就是村幼兒園,老人們想念孫子孫女了,出門就可以看到。

老人們提到趙青雲,都把他看成是村子的“福星”,讚不絕口。

實際上,桂花村外出務工的人員已經很少了,幸福農貿為留村工作的村民就地安排工作,免費提供技能培訓,確保充分就業,除正常股份分紅外,還按照兩千元到三千元的標準發放工資,在家門口就可以把錢掙到手。

桂花村村民的日子,過得格外的愜意。

如今的桂花村,熱鬧非凡,蒸蒸日上,往日的落寞早已不見了蹤影。

昔日空心化、老年化、土地碎片化的桂花村,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幸福桂花村”名副其實。

最後,在與記者們的座談講話時,梅朵的眼神裏充滿了自信:“我們將用四年的時間,整合全縣的資源,將桂花村搭建成全縣最好的致富平台,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平台開放,讓大家各顯神通!”

各路媒體現場對進行了全方位宣傳報道,桂花村快速脫貧致富的做法,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東南衛視《現場一線》欄目的解讀是:村民身份股東化、村民居住集中化、村民養老福利化、村務管理公司化,這一新農村雛形正是桂花村的幸福密碼。

桂花村在南嶺的影響越來越大,聲譽迅速上升。

不經意間,趙青雲就輕而易舉地取代了柳大貴,一舉奠定了南嶺縣脫貧致富帶頭人的地位。

目前,桂花村大棚蔬菜、鄉村旅遊、畜牧養殖等各個項目已經開始逐步盈利,預計當年的利潤就將超過百萬元。

七月初,在林雨菲的提議之下,幸福農貿拿出了部分現金,讓村裏的以各種方式入股的股東們收到了第一次分紅。

隨著桂花村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不少其他村的村民紛紛找到村“兩委會”和幸福農貿公司要求入股。

趙青雲深知幸福桂花村的建設僅僅是南嶺縣摘掉全國貧困縣帽子的第一步,他始終牢記著伊海濤說過的那句話:“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當年,趙青雲以桂花村村長的身份,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星火帶頭人”,“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全國勞模”。

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桂花村的飛速發展,讓鄉親們富裕起來了,讓趙青雲揚了名,讓南嶺縣出了彩。

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為桂花村的發展歡欣鼓舞,還是有一部分人對此十分的不滿,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了損害。

這其中就包括縣委書記魯宏平、鎮黨委書記李茂才,自然也包括大柳樹村的村支書柳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