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3)

第十六章

蜜能,猶言如蜜。

紅苗二字不解。

第十二歌十八歲姐倪結識十六歲格郎

十八歲姐倪結識十六歲格郎,

對門姐倪來搶行:

“你有郎勿曉得我嘸郎苦,

大熟年成也有隔壁荒。”

搶,平讀。行,讀如杭。搶行謂同業相競,此言爭愛。

第十五歌搖一櫓來拉一繃

搖一櫓來拉一繃,

追著你前船一同行。

你前船裝格是孟薑女,

我後船就是範杞良。

繃=櫓索。

第十六歌郎唱山歌啞嚨

郎唱山歌啞嚨,

自小貪花扌賁仔風。

我小阿囝梳妝台上有一六二六六六三十六個生雞蛋,

送把情哥吃仔亮嚨。

亮嚨來亮嚨,

山西唱歌應山東。

嚨=喉嚨。

扌賁讀如páng去聲,為風雨所打也。

應,響應也。

第十七歌豆腐店姐倪會賺錢

豆腐店姐倪會賺錢,

黃昏浸豆五更牽。

雪白篤篤格豆腐撩勒郎籃裏,

細眉花眼接郎錢。

會=能,讀如畏。

賺,讀如在。

牽,磨磨也。

撩=從水中取出。

第十八歌手捏櫓索三條彎

手捏櫓索三條彎,

好一朵鮮花在河灘。

“搖船阿哥火要采朵鮮花去?”

“采花容易歇船難。”

捏=握。

火要=可要。

第十九歌山歌好唱口難開

山歌好唱口難開,

櫻桃好吃樹難栽,

白米飯好吃田難種,

鮮魚湯好吃網難抬。

抬,謂舉網。題跋一則

雙鳳凰磚齋小品文(二十四則)

半農遺劄(十四通)

藏書題識(二十三則)

雙鳳凰磚齋小品文(選四)

題跋一則

買得《趙子昂真草千字文帖》一冊,中有一跋雲:“同治五年五月,由陝回京,抵到山西靈石縣尖宿公館,甚早,出館閑遊古玩鋪,見有真草字帖一塊,真正子昂筆法,買價製錢四百文。誌英齋置的。”又一跋雲:“民國己巳四月杪,早晨繞灣,偶見這冊帖,審定初拓無訛,破鈔銅元四十枚置的。雪蓑戲模右語意誌。”己巳為民國十八年,銅元四十枚在今日隻現大洋九分耳,而吾乃破鈔壹元置的,因跋其後雲:

此木刻本也,亦頗不惡。民國廿二年四月,買於東安市場××書肆,價一元,較四年前為十一倍。非物價自增也,肆人以大頭目我,我亦以大頭自居耳。我多費一元未必即窮,爾多賺一元未必即富,此餘對付市人之妙訣。物可為我有,又省卻幾多唇舌,終是我占便宜,何樂不為?

(原載1933年5月1日《論語》第16期)雙鳳凰磚齋小品文(二十四則)

(一)題雙鳳凰磚

昔苦雨老人得一鳳凰磚,甚自喜,即以名其齋。今餘所得磚乃有雙鳳凰。半農他事或不如豈明。此則倍之矣。

(二)傳吳道子畫觀音像拓本跋

世所傳吳道子畫觀音像不知有幾處刻石。餘所知者西安碑林中有其一,南京岩山一佛洞中亦有其一,均大同小異。此刻遠在騰越,以粗石鑿成,尤古拙可玩。近唐人畫佛漸從西域出,取以相比,風格頗多似處。可知原畫雖未必即出道子手,要亦自有淵源。拓本紙墨甚舊,當是乾嘉時物。上有永北文武二官印,乃偏僻之處,偶有古跡,吏人遂據以為利耳。廿三年二月十九日得於廠甸畫棚中,三月十四日記此,即付重裝。

(三)柬天行

頃與兄及白何二公同遊拈花寺,觀僧人作剃度道場,歡喜讚歎。歸語細君:倘吾得與彼三人同到拈花寺落發,念佛之餘,可以講音韻,談幽默,亦是人生一樂。內子因問:究以何日去,當治饌為君等別。念此事非弟一人所能定,故以奉詢。且欲知尊夫人及白何二夫人亦能治饌為別否。最好是吃遍四家,抹去嘴上油,仍不作和和。

(四)

比得朝鮮美人圖一幅,紙墨甚新而布局甚別致,想是俗工按舊時粉本繪成者。以兄曾到朝鮮,欲乞題數行字,當所不吝。

(五)題荊墨忱畫

作畫與作文同,其以清簡勝者必無可藏拙,結構尤不易。墨忱能為此幅,可與言清簡矣。

(六)

墨忱嚐從悲鴻學畫馬,此幅幾可亂真矣。然畫馬是專門之業。墨忱果有意於此者,當就真馬以求其行動疾徐食息俯仰之實態,貫之以心靈,運之以魄力,而後所畫方是活馬而非死馬。悲鴻之馬雖佳,尚未宜視為止境也。墨忱以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