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又公布了新一批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資格。這是在已有14家證券公司可以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後的又一批試點。現已有24家證券公司可以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證券行業正在積極與互聯網展開深層的合作和嚐試。
第一批(6家):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銀河證券、長城證券、平安證券、華創證券。
第二批(8家):廣發證券、海通證券、申銀萬國、中信建投、國信證券、興業證券、華泰證券、萬聯證券。
第三批(10家):財富證券、財通證券、德邦證券、東海證券、方正證券、國金證券、國元證券、長江證券、招商證券、浙商證券。
互聯網證券業務最簡單的就是在網上開戶,視頻見證、證件即時掃描上傳等證券業務風險控製環節已能順利進行。其他還包括提供金融資訊、開發新業務等。甚至還有在對客戶信息做大數據分析後,經紀業務的分級管理等。
而這隻是在不可回避或不可阻擋的互聯網浪潮中,金融業變化的一個部分。
1.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是不同的兩個詞。前者突出互聯網,用雲、大數據、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來開拓出一個新領域。後者則突出金融,將金融業務互聯網化,將金融從線下搬到線上。
和別的行業不同,金融業有其特殊性。由國家高強度管控,可以說是非市場化競爭。運營商的員工經常提起的話題就是,“銀行有十幾家,怎麼都不用像我們這麼競爭?”
在互聯網向傳統行業全麵滲透的時代,互聯網也在倒逼著金融業。從支付寶開始,互聯網以超越傳統銀行的效率、便利,在一步一步改變金融業的遊戲規則。阿裏巴巴的餘額寶,百度的百發在線理財,新浪的微博錢包,騰訊的微支付、基金超市,京東的京保貝等,互聯網金融勢不可擋。傳統金融業已意識到了危機,或主動或被動地在互聯網推動下改革進步。
按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在2014中國微金融發展論壇暨微金融50人論壇成立大會上的演講,他對金融生態圈的理解是這樣的:上麵是商業生態圈,金融是為商業服務的。底下有兩塊,一塊是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為商業服務。另外一塊是監管,通過監管金融機構為商業服務。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監管,要做得好,核心的因素有三個方麵:渠道、技術、數據。
金融生態圈本質
2.集小需辦大事
互聯網技術很容易整合小微需求,集小需辦大事。典型的例子是餘額寶這種互聯網式基金理財玩法。餘額寶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為淘寶用戶打造,天弘基金靠此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互聯網降低了基金投資的門檻,看中人們閑置資金的理財需求,申購贖回普遍達到了T+0.百元以下即可轉入,並可獲得收益,還能實時看到當天收益;收益也相對較高。年收益基本在6%左右,而銀行的活期不過0.35%。再加上互聯網式的營銷,互聯網基金理財已成熱潮。
中國電信“添益寶”產品
連運營商都開始發行寶寶類理財產品。比如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的“添益寶”產品,在2014年4月30日推出,成為第一款運營商係的互聯網理財產品;2014年7月中旬即突破50萬。
3.技術革新增加便利
由金融機構推動,通過互聯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典型的例子,如網上銀行,功能上幾乎能覆蓋線下銀行的基本業務,包括行內(跨行)轉賬、查詢明細、投資理財等都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完成。
更新的做法是“微信銀行”,在微信平台開設公眾號。在這方麵,招商銀行一直走在前麵。公眾號以“小招”自稱,可以提供消費提醒、額度查詢、自動還款等功能。現在還提供語音服務,你可以對著“小招”說:“查賬單。”係統即可將查詢結果顯示出來。
招商銀行的微信銀行
當然還有第三方支付,已迅速培養起人們的電子商務習慣。除了像支付寶、財付通等側重線上,銀聯商務、拉卡拉等側重線下商戶和終端鋪設外,微信支付則以重視場景爭奪支付入口。支付是應場景而生的,嘀嘀打車時支付、大眾點評團購時支付、淘點點時支付、充話費支付等應用形成了O2O的閉環。
4.改變傳統金融形式
P2P、眾籌等新金融形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繞過了傳統的金融機構。
P2P(Peer to Peer)網貸,根據銀監會與小額信貸聯盟的公文,中文官方翻譯為“人人貸”。即有資金並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中介機構牽線搭橋,使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貸給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P2P由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教授(孟加拉國)首創。眾所周知,傳統的借貸業務主要依靠銀行進行,而互聯網方法做信貸,主要是通過數據挖掘企業信用,在網絡上完成申貸、支用、還貸,通常支持隨借隨還,以日計息。如阿裏小貸,讓用戶可以用在淘寶上積累的信譽當作擔保憑證,不需要資產,不需要銀行申請,不需要麵簽。阿裏小貸把這種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放貸模型稱為水文模型。
阿裏巴巴的阿裏小貸
銀行在開展借貸業務時,通常是借助雙方信息不透明來獲取利差。而用互聯網則達到了透明,借、貸雙方信息透明,可以自由地相互選擇。除了阿裏小貸形式外,熱門的P2P信貸平台還有兩種形式:一是有擔保機構擔保的交易模式。平台作為中介不放貸,隻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由合作的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雙重擔保。典型代表例如有利網、諾幫友信。二是有大集團背景的互聯網服務平台,有較濃的傳統金融色彩。如平安陸金,依然采用線下的借款人審核,並與平安集團旗下的擔保公司合作進行業務擔保。
人人貸
眾籌可謂是最符合金融普惠原則的產物。眾籌分獎勵、鼓勵、股權、債權四種,眾籌的內容不僅僅是金融產品,甚至可能是某個公益項目。而眾籌最常為人們所應用的部分在於風投,即對創業項目的融資。傳統融資一般要經過銀行、風險投資機構或是個人投資者的嚴格評估後獲得。但在眾籌模式中,某個初創項目可以通過很多人的投資支持,發起者隻需通過股權或其他方式回報投資人即可。人人都可以做一次風投家。
演講要點The Main Points of the Speech 2014年俞永福在MDCC上的演講
MDCC是由CSDN和創新工場聯合主辦的移動開發者會議,致力於推動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係統的成長。自2010年開始已連續舉辦四屆,每屆都會有上百場的講座,主題覆蓋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營銷推廣、創業投資等。
2014年的主題是“你就是主角”,10月31日—11月2日在北京舉行,包括移動開發技術與平台、移動遊戲、智能硬件三大主題峰會,以及產品與設計、企業移動化、推廣盈利與投資論壇三大主題論壇。今年的會議還有移動開發者大會的電信專場,名為“‘翼’決高下,共贏未來”。
阿裏巴巴集團UC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在大會上作了題為《AMAP Inside:更專業、更開放》的演講,要點如下。
作為BAT三大互聯網巨頭之一,俞永福這樣分析其他兩家。
關於騰訊,兩個大的專業是通信和遊戲,這是騰訊的命根,騰訊走得非常堅實,除非遇到行業的技術變遷,否則很難顛覆。
百度則是在搜索,尤其是在PC搜索這個領域特別專業的。在後麵聊到地圖業務的時候,俞永福還放了句狠話,認為有些公司在戰略上有所失誤,其實說的就是百度的地圖業務主要來自於四維的合作,而騰訊今年年初入股了四維,所以如果騰訊哪天在地圖上準備得差不多了,釜底抽薪的事情一定會發生!而且俞永福很不忌諱地在演講中拿著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工體南路的實測相比,表明高德地圖是綠色的,有實時交通信息;百度的黃色是沒有實時交通信息的。以此說明高德能夠做到全域的實時交通信息的覆蓋,幫助用戶躲避擁堵。
現在的問題是大公司在互聯網時代是不是戰無不勝,其他創業者或創業公司是否就沒有機會了?俞永福認為作為大公司進入任何領域,它可以利用自己的體量優勢取得一定的市場,但是創業者可以用“專注而專業”取得各自領域的成功。他讓大家思考,這些年來,除了通信以外,像輸入法、瀏覽器、安全播放器這樣的幾十個軟件,是不是在各自領域都是那些專業的公司和專業品牌取得了行業的領先。
俞永福看好的互聯網的下一個業務是LBS。LBS與傳統線上業務結合能大概率地催生“新物種”,是移動互聯網的增量。人人都需要的服務在整個互聯網裏其實是為數不多的,而出行就是。LBS是地圖服務和互聯網服務的跨界融合,能當作一個現實生活和虛擬生活非常好的連接點。在現場做了個調查,使用高德地圖的朋友中有三分之二在使用出行的服務。
說到這,就要提到高德地圖的名字,就叫A MAP,一張地圖。簡單地追求,但是越簡單就越要做到極致。在高德內部有一個講法,就是有兩個高德,一個是大家看到的高德,另一個是大家看不到的高德。大家看到的高德是什麼呢?是高德的應用、產品,有三個:第一個是導航(在手機導航領域,高德是行業的第一。分享兩個數據,高德的市場份額是50.6%,百度是39.3%);第二個是手機實時交通領域;第三個則是手機地圖。
看不見的高德,是指其已經走過12年,處在行業領先地位,背後大量的積澱,包括在追求數據的全麵、追求數據采集的快速、追求數據的準確、追求數據的真實細節等方麵。高德有自己的飛機,可以自己航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