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構中國當代慈善文化(1 / 2)

文化視點

作者:李慶年

胡錦濤同誌在接見出席第二屆中華慈善大會代表時發表重要講話,第一次將慈善文化擺到了慈善事業發展的首要位置,明確提出“希望各級各類慈善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傳播慈善文化”。這表明黨和國家高層領導已經將慈善文化建設作為構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先人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精神財富,留下了包括慈善文化在內的豐富的文化遺產。無論是諸子百家,還是三教九流,盡管流派不同、主張各異,但都提倡慈善理念。譬如,儒家的“仁愛”思想,道家的“上善若水”思想,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思想,佛教的“慈悲”思想……素有“亞聖”美譽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以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名言,高度概括了先人們的慈善理念。可以說,我國的慈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傳統的慈善活動都是基於施助者對於弱者的同情和憐憫而進行的簡單的施與行為。

隨著曆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慈善事業經曆了從傳統到現代的巨大變化。從國內外慈善現狀來看,現代慈善事業雖然隻有幾十年的發展曆程,可是慈善意識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現代慈善意識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價值觀,與傳統慈善理念相比,已經產生了很大的飛躍,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麵:一是從個體之間的慈行善舉飛躍到社會化、組織化的行為,二是從金錢物質的單一救濟飛躍到扶助受助人的生存能力,三是從少數富人對窮苦人的施舍飛躍到全社會群眾組織起來進行社會互助,四是從短期的階段性救濟飛躍到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乃至提升人生價值。從現代慈善事業的性質看,它是建立在社會捐助基礎上的社會救助事業,也是我們國家社會保障製度的重要補充,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

現代慈善意識和傳統慈善理念,在助人解困方麵雖然有著許多相同之處,但是差異卻是顯而易見的,因而,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一方麵,有些受助人基於現代慈善強調平等、互助、博愛、共享的意識,往往隻強調人的平等權利,財富應當共享,認為別人給自己以資助是理所當然的。有的不懂得珍惜資助人的慈心善行,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說,甚至還要抱怨資助太少,杯水車薪,不解決問題;有的竟然直接上門“索捐”;另一方麵,由於全社會的慈善文化氣氛不夠濃厚,慈善的核心價值觀出現了偏差,有的捐助者不把捐助行為當做慈善來實施,而是將其當做商業行為來算計。有的捐贈單位為了滿足自身特定的需要而進行“應景表演式”的慈善捐贈。更有甚者,個別單位和個人竟然出現了“詐捐”現象,產生了明顯的負麵影響。盡管有一批先富人群在慈善方麵作出表率,但“為富不捐”的現象也頗為普遍。

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複興,中國人正在自覺地回歸中華文化。挖掘中國的慈善理念,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的慈善文化之精華的同時,與現代慈善意識接軌,營造良好的慈善環境,培養國民的慈善責任感,重構中國當代慈善文化,勢在必行。重構中國當代慈善文化,是一項係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麵麵,要做的工作很多。筆者聯係從事慈善工作的實踐,深切感到,應當重點從三個方麵做起:

首先,弘揚“上善若水”的傳統慈善理念,重構中國當代慈善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國古代思想家老子就在其著名的《道德經》中提出了“上善若水”的理念。他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用“水”這種物質,作為慈善這一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之行為的指代物。這一慈善理念的光芒,穿透漫長的歲月,照亮曆史的天空,曆時愈久,愈見其純真珍貴。慈善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必須以“上善若水”為基石,倡導捐贈者摒棄個人得失的計較,真正做到以助人為樂事。同時,在核心價值觀重構的過程中,有必要增加更多的傳統文化內涵,到曆史長河中去尋覓符合人們心態和當前社會現實的思想火花與道德認同感,從而使捐贈者擁有自我激勵的動力,增強社會的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