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1 / 3)

新年伊始,風雲突變。

天已經黑了,幾個人卻匆匆走進會議室裏坐下,段總衝溫連容點下頭:“你給萬總他們簡單說一下情況。”

“對方已經正式在美國對我們提起集體訴訟,當事人一共有六個,五個是中國內地的,他們的情況咱們之前就都清楚;另一個是美國當地人,洛杉磯的一位中年男性,擺渡車司機,開的是咱們冠馳贈送給洛杉磯市府的電動大巴,他被確診患上了一種叫PSP的大腦退化疾病,有點類似於帕金森症和老年癡呆症的混合體。訴狀是遞交到加州洛杉磯郡高等法院,”溫連容說到這裏插了一句,“當年那起雪佛蘭油箱起火的案子,就是這家法院判的,結果是判通用汽車賠償四十九億美元。”在座的不由麵麵相覷,溫連容又說,“咱們國家屬於大陸法係,比較偏重成文法,不是很看重以往的判例;美國屬於英美法係,雖然現在成文法比以前多了,但還是很偏重判例法,就是說一個案子的判決往往具有法律規範的作用,直接影響以後出現的類似案子……”

會議室裏的氣氛更加壓抑,段總有些不滿地說:“你別扯太遠!”

“哦,這次對方搞的是集體訴訟,由洛杉磯一家律師事務所代理當事人集體,我查了下,這家律所接過不少挺出名的民事訴訟,風格屬於比較猛的那種。訴狀中提出的索賠總金額是……4.2億美元!不過他們也明確提出,如果咱們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終止電動汽車的銷售,他們會將索賠金額降到1.8億美元,我猜想這是他們在故作姿態,想博取陪審團的同情和好感。”

“法院已經發出傳票了?”段總問。

“發了,不過他們錯發給咱們美國分公司了,冠馳美國分公司不是正好在洛杉磯嘛,分公司收到以後谘詢了美方律師就把傳票退回去了,理由是他們並非涉訴主體。因為美國分公司是依據美國法律合法注冊的獨立法人,和咱們之間隻有股權關係,而涉訴車輛的生產、銷售和服務都與他們沒有任何關聯,他們既不是被訴主體,也沒有義務替法院轉交傳票。所以洛杉磯法院或者原告律師得重新向咱們發傳票和起訴書副本,他們要是直接郵寄給咱們就屬於無效送達,因為根據《海牙公約》他們得繞一大圈,通過美國司法部到美國國務院再到美駐華使館,由使館給咱們外交部再到司法部再到法院,最後才由市中院轉給咱們,看他們怎麼發吧,嗬嗬。”

“好!”段總一拍桌子,“這就為咱們爭取到了時間。”

溫連容說:“如果您覺得應該多一些時間準備抗辯,那咱們其實可以告訴美方原告不必把傳票什麼的正式依法送達給咱們,這樣法院反而會給咱們九十天的時間準備和提交答辯書。”

“我指的不是這個!”段總沒好氣地說,“我指的是在國內市場上要做的動作。”他隨即轉向萬總:“老萬,公關部又得連軸轉了,看樣子他們得更辛苦一些,從今往後在媒體上要封殺的就不僅是‘輻射門’這三個字,又多了一個‘索賠門’。”

第二天早上雲蔚來得挺早,卻發現有人比她來得更早,竟是奚經理和齊律師。雲蔚驚訝地問怎麼回事,奚經理打著哈欠說:“不是要跟美國那邊開視頻會議嘛,時差真討厭,唉,我現在是寧願熬夜也不願早起。”

雲蔚一聽更驚訝了:“電磁汙染那個案子?是要商量怎麼應訴嗎?奇怪,怎麼沒人通知我……”

齊律師笑著說:“像我們這種外邊的人才需要通知吧,你們反正在公司,還有什麼通不通知的?”

雲蔚探頭朝溫連容的辦公室看看,沒人。“小溫應該直接去會議室了吧?”奚經理看眼手表,“喲,快八點了,洛杉磯那邊是下午四點,該開始了。小齊,咱們也上去吧。”

草草收拾了一下東西,雲蔚也上了十八樓,她雙手捧著筆記本電腦和一摞文件夾,吃力地用膝蓋頂開會議室的門,會議似乎已經開始了,裏麵的人都扭過頭看著她。

段總見是雲蔚便轉向溫連容:“你叫她來的?”溫連容忙搖頭。段總的臉立刻沉下來,對雲蔚劈頭質問道:“誰讓你來的?”

雲蔚立在門口不知所措,尷尬地說:“這個案子不是一直由我在跟麼,所以我……”

“所以什麼?!”段總嗬斥道,“沒通知你來就不要來,出去!”

雲蔚呆呆地站著,臉頰滾燙,仿佛段總的話真像耳光一樣抽打在她臉上。她看看段總,又無助地掃一眼在座的人,溫連容皺著眉頭向她努嘴示意她快走,奚經理詫異地望著她,而齊律師則大睜著一雙滿是驚恐的眼睛,這幾道目光射到她臉上更刺得她火辣辣地疼,她竭力讓自己挺直身體,保持住最後的一點尊嚴,轉身走了出去。段總在後麵咆哮:“回來!把門帶上!”雲蔚下意識地停下腳步,剛想把東西放下好騰出一隻手來關門,忽然仿佛有個聲音在她腦海裏炸響:“憑什麼?!”對啊,憑什麼?!雲蔚這麼一想就堅定地邁動腳步,頭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