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著戒尺的手忽然慢慢垂了下去,女兒說她盡力了,這也就夠了,我還有什麼理由打她呢?
戒尺掉到地上,筆直地伸著懶腰,我想,該讓我的戒尺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晨,我在我的書桌上看到了女兒的一個作業本,作業本是翻開的,顯然是故意放在那裏的。那是她有史以來,做得最好的作業,每一頁都工工整整的,每一頁都有一個大大的紅色的“優”字。我想女兒一定是想讓我相信,她也可以得“優”的,她也可以是個優等生。
我把那個作業本小心地收藏起來,我知道,我的女兒永遠都是個滿分的女兒。
戒尺不見了,這一次,是我自己把它藏了起來。我希望,這一輩子,都不要再找到它。
我的戒尺冷了,心卻暖了過來。
>>>本文入選試卷現代文閱讀真題
1.文章第一段中“我忽然有了一種掉下懸崖的感覺”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2.文章哪句話與第二段劃線句內容相呼應?它們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我的心仿佛被紮到了,很疼。”反映了我怎樣的心理?
4.女兒成績並不理想,但結尾作者為什麼卻說“我知道,我的女兒永遠都是個滿分的女兒”?
5.試分析下麵句子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作用。
(1)我揶揄著一顆孩子的心,如同捏碎了一顆蘋果。蘋果的眼淚委屈地灑落一地。
(2)戒尺掉到地上,筆直地伸著懶腰,我想,該讓我的戒尺去睡覺了。
6.在教育孩子方麵,作者最後想表達怎樣的思想觀念?
>>>原題名師解答
1.對女兒深深的失望。
2.“我藏起來,是不想讓爸爸的手再出血了。”或者“女兒藏起戒尺,原來是看不得我打自己。”作用:表現了女兒對我純潔、善良的愛。
3.女兒在父母的巨大壓力下,失去自由,失去快樂,隻有在去洗手間時才有自己的自由,才最愜意,女兒心中的這個秘密觸動了“我”的心,讓“我”很心疼她。
4.因為女兒告訴我她已盡力,她又用作業向我表示她會盡最大努力成為優等生。我認識到,努力了的女兒在我眼中就是滿分女兒。
5.(1)將孩子的心比喻為蘋果,“捏碎”“灑落一地”形象地寫出孩子心靈的脆弱,以及我對她的無情傷害。(2)將戒尺擬人,賦予他人的動作、情態,形象生動地寫出戒尺用得太頻繁了,不該再用了,該讓它歇著去了。
6.相信孩子,隻要孩子盡力了就不要再施壓、強求,孩子的心靈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