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險股回歸投資屬性(1 / 3)

保險股回歸投資屬性

金融

作者:方斐

11月,滬深300上漲11.98%,保險Wind指數上升20.53%,行業表現優於大盤。分板塊來看,保險表現優於銀行(15.28%),弱於券商(42.91%)。從宏觀方麵看,降息成為11月保險板塊上漲的催化劑,其中,保費增速提升、投資改善均功不可沒,綜合分析,政策麵的積澱更是保險板塊上漲最重要的基本麵。

11月21日,央行宣布從11月22日起,存貸款利率分別下調0.25和0.4個百分點;11月27日,央行召開全國存款保險製度工作電話電視會議,研究部署於2015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險製度;行業方麵,上海針對保險新“國十條”的細化政策正式出爐,上海保險交易所、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等熱點問題也涵蓋其中,有望於2015年正式推出,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幹意見》,商業健康保險駛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政策方麵,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將立足於健全保險公司資本補充機製,鼓勵和規範資本工具創新,提高公司資本管理水平;而保監會發布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號:償付能力報告(征求意見稿)》表明償二代通過更加靈活的方式將產品、投資和資本結合起來,大大放開前端投資和產品定價的活性,給予保險公司在合理分配資產、組合產品和投資方麵更加市場化的地位。

因此,從投資、業務增速、資本要求這三點分析,2015年都會對保險公司形成向上的推動作用。

投資範圍進一步拓展

從經濟基本麵和宏觀調控政策目標來看,2015年進一步降息降準並非天方夜譚,果真如此,降息對保險行業的影響偏於利好,11月21日,央行下調了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機構較為普遍的觀點是:這次降息或是貨幣政策全麵放鬆的起點,全麵降息或是突破目前定向降準這一困局的重要手段,預測未來擴大銀行信貸額度投放支持實體經濟可期,進一步降息、降準的可能性較大。而此舉會使保險公司淨資產的浮盈進一步增厚,從而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由於保險公司的投資資產有大量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券,當基準利率下降時,這部分債券的公允價值上升,其中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債券價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其價格上升使利潤表業績上升;而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券價格上升,使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公積增多,從而使淨資產增多。

這種雙利好作用可以使用4家上市保險公司債券類資產在公司投資資產中的占比來衡量其影響大小。在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4家上市保險公司中,新華與太保的債券類占比較高,分別達到了56.4%和54.6%。同時,從4家保險公司2014年上半年對自身的利率風險分析中,也可以分析出降息的影響幅度。

由此,根據光大證券的測算,如果基準利率下降25個基點,會使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利潤分別增加0.7%、0.1%、0.8%、0.1%,會使淨資產分別增多0.4%、0.5%、2.0%、0.8%,其中國壽、新華所受的影響高於太保和平安。

一般而言,在強市場中,保險公司投資資產中的權益類投資導致的貝塔屬性勢必重新被市場所關注,4家保險公司的權益類投資細分結構為基金、股票和一級市場投資這三類,其中基金投資基本是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占比非常小,因此,主要是基金和股票的投資對投資業績形成較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對敏感性進行測試,在模擬2014年上半年至今滬深300漲幅為43%的情況下,那麼,4家保險公司的淨資產增加了20%至30%左右。

那麼,貝塔屬性對保險公司的業績是如何推動的?

這裏的業績主要指的是淨資產的增長,或者說是浮盈的增多,由於4家保險公司多把權益投資的大部分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此總體看對利潤表的影響較小。我們整理出4家保險公司的投資資產會受股市上漲的影響程度,因為4家公司的權益類重倉股大多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這樣的大盤藍籌股,基於此,我們可以用滬深300指數的漲幅來表示股市漲幅,從年中至今,滬深300指數從2165點漲至3104點,漲幅達43.4%。

太保投資資產中基金與股票的總占比達到8.9%,如果股權投資按滬深300漲幅上漲43.4%,則淨資產增厚27%;同樣的條件下,國壽投資資產中基金與股票的總占比達到5.3%,則淨資產增厚19%;國壽的優勢在於其重倉股中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這樣的券商股,其股票投資浮盈增幅應大於其他公司;新華投資資產中基金與股票的總占比達到5.1%,則淨資產增厚31%;平安投資資產中基金與股票的總占比達到8.8%,則淨資產增厚19%。

另一方麵,非標資產對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忽視。

從4家上市保險公司的投資結構來看,非標類資產的占比呈上升態勢,平安債權計劃類投資占比年中為8.2%,理財產品占比為4.4%;太保債權計劃占比為5.7%,理財產品為1.0%;國壽非標類占比為3.01%。保險投資監管政策對非標類的上限規定為25%,顯然保險資金距離上限還有較大的空間。

從幾類投資品種的收益情況來看,權益類投資的波動性較大,我們假設其投資收益率為10%,定存和債券的收益率基本在4%至5%左右,而非標類資產的投資收益率在6%至7%左右,屬於回報率較高的投資,因此,隨著非標類資產配置比例的提高,有利於保險公司整體投資收益率的升高。

而最新的利好為中國保監會於近日印發了《關於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這意味著險資投資範圍再一次被拓寬,此舉表明未來險資將借助創投基金平台,為小微企業提供近2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目前,相關保險機構通過股票、股權投資計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等方式,已直接和間接投資中小微企業500多億元。《通知》發布後,保險機構將進一步借助創業投資基金平台,為小微企業提供增量融資資金。按2014年10月末保險業總資產來測算,可為小微企業間接提供近2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