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鎖、兩把鎖,把你抓到派出所;派出所,關了門,把你送到天安門;天安門,掛滿燈,紅燈、綠燈,爹爹婆婆下農村。
兒時習唱。
這是一首流行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武漢童謠。其內容東扯西拉,東(口款)西嗒,主旨不明,隨口打哇哇,這是童謠常用的、比較典型的一種表達手段,最後一句提到了“下農村”的曆史事件。
下農村,又叫“下放、下放農村”,就是將一部分有城鎮戶口的人轉到農村參加生產勞動,成為農業人口,其對象主要有“幹部、知識分子、知識青年、城鎮居民”等。另外,一些到新疆、內蒙、雲南等地的支邊青年,也屬於下放人員。
在50年代初期實行糧食統購統銷與戶口管理政策以後,城鎮戶口成為緊缺資源, 成為農業人口的羨慕對象。出於各種原因和目的,社會上曾有過三次下放高潮。
第一次是“百萬幹部下放”。隨著反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推進,逐漸形成高潮,下放幹部(包括知識分子)必須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1958年2月中共中央頒發的《關於下放幹部進行勞動鍛煉的指示》中提到,全國已下放和準備下放的幹部大約有300萬左右。
第二次是困難時期的精簡職工與下放城鎮居民,其中有許多原本是農村人員,進城務工後又重新回到農村落戶;城鎮居民下放,指有城鎮戶口的居民被迫把戶口遷移到農村,失去做城裏人的資格,這是一種向下的社會流動。下放人員中也有年紀大的城鎮居民,所以說“爹爹婆婆下農村”。
前兩次有特定對象,範圍有限,對整個社會震動不大,影響最大的還是始於1968年底的全國性下放運動。主要對象為涉及到中國上千萬家庭的城鎮初高中畢業生,也就是所謂的“知識青年”(簡稱“知青”)。1968年12曰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主席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其後全國迅速掀起了上山下鄉的高潮。短短幾年,數以千萬計的青年畢業學生走向了“廣闊天地”,有“老三屆”、“六九屆”、“新三屆”等說法。據有關資料,到七十年代末,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數約在1200萬至1800萬之間。知識青年下放農村運動,終止於1980年。
小呀小兒郎,背著鋤頭出村莊,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狂,隻怕社員說我懶,沒有工分,餓呀餓斷腸。小呀小兒郎,背著鋤頭出村莊,不是為鍍金,不是為入黨,隻要隊長說我好,招工回城,回城見爹娘。
選自《蔡甸民間歌謠集成》第68頁,徐金海搜集。
原附記 :60年代末期,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其中有些知識青年年僅十四、五歲,尚未成年,正是上學求知識的大好時機,卻要參加農業生產。此歌所記內容並擬《小兒郎》調,是對接受再教育的諷刺和否定。
《小兒郎》:即歌曲《讀書郎》,《小兒郎》是其別稱。作者宋揚,湖北漢川馬口人。該歌曲作於1944年,麵世後深受社會喜愛,唱遍了國統區、淪陷區和解放區,還唱到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