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家煨湯十家香(1 / 2)

最能代表武漢世俗文化的特色飲食是什麼?答案是煨湯;武漢最具有人情味的飲食是什麼?答案是煨湯;最容易勾起外地武漢人鄉愁的飲食是什麼?答案還是煨湯,毫不誇張地說,煨湯已經深入到武漢人的骨髓之中。

武漢是古代荊楚的一部分,其煨湯的曆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羹,最早指帶汁的肉,這裏麵的“羹”,已經是“湯”的意思了;飯稻羹魚,用稻米做飯,用鮮魚燉湯。古人說的羹匙,就是現在的湯匙,武漢人叫湯瓢、瓢羹。

“無湯不成席”,市井百姓的口頭禪,老武漢不成文的規矩。客來了,一桌菜再豐盛,沒有湯,不算完美的待客之道。而且,還要另外添一碗專門給客人單獨吃,這才算是禮性到堂,盡管現在物資條件好了,直到知道現在,還有不少家庭存留著這種習俗。

對於煨湯喝湯,武漢人似乎有癮,尤其是物資匱乏、生活艱辛的年代,能夠有碗湯喝,簡直就是最高榮譽的享受。把個十天半個月不喝湯,一些人便像掉了魂似地,提不起精神來,肚子裏沒有油水,心裏?得很,總欠有碗湯喝。所以舊時人家,即便家裏生活再困難,至少每個月也要想辦法煨回湯。窮人家煨湯,“斤半肉,桶半水”,沒有辦法。如果有人說他家裏半年沒有煨湯,則表示窮困到了極點。

於是,喝湯就成了一家人的節日,這是歌謠給我們記錄了當年的溫馨和歡欣:

排子骨,銱子湯,一家煨湯十家香。爹爹胡子長,爹爹先嚐;婆婆指甲尖,婆婆先添;爸爸好大腳,爸爸先喝;姆媽眉毛齊,姆媽先吃;哥哥胯子短,哥哥端碗;我嘴上無毛,圍倒桌子跑三跑。

謝秀英老人傳唱。

一銱子釅湯,原汁原味,既是待客的佳肴,也是一家人難得的美食。本謠描繪的喝湯場景,上慈下孝,既有相互謙讓的關懷和友善,也有其樂融融的喜慶和興奮。尋常百姓,尋常日子,卻顯得那麼真切動人,那般不尋常。

煨湯的器皿有兩種,一種是小瓦罐,也叫雞婆罐子,最好用農村大灶的餘火煨製,湯釅肉爛,醇香味美。喝後粘牙齒,黏嘴唇,絕對是鮮美得難以形容。這種瓦罐容量有限,一般用來待客或者過年。舊時家大口闊,為了保證人人都有一碗湯喝,平常所用都是大銱子。銱子, 亦作銚子,整體呈U形,口大有蓋,旁邊有柄,用一種深灰色的粗砂製成,厚壁內有許多細小氣泡,具有容量大,傳熱均,導熱慢,保溫好等突出特性,適合於小火煨燉。

陳年瓦罐味,百年銱子湯,常年的煨燉,湯汁和鮮味已經滲入到銱子的砂孔中,人們相信,這樣的銱子,即使放清水煮,也會煮出肉味來。居家過日子,鄰裏間難免借點油借點鹽的,借這借那,一般不借銱子。有種說法,不能用銱子下麵,銱子下麵味道鮮美,但麵條會把銱子的油水拖走,於是這銱子便“廢”了。

老武漢人家家都有銱子,有的還不止一個,舊時講笑話,說武漢人背著銱子“跑反”,“跑反”就是為了躲避兵難、匪患,老百姓離鄉背井,四處逃難,即便是這性命攸關的時刻,人們還要把銱子背在身上,可見其愛之深切。就好像是山西人愛食醋,閻錫山的隊伍,打仗都要帶著醋,戰敗了,投降可以,“繳槍不繳醋”。

吃肉不如喝湯,喝湯不如聞香。鄙街陋巷,人口多,房屋擠,煨湯特有的香味會四處飄散,哪家煨湯,那就是小巷的新聞,人們會開玩笑地喊道:“哪家煨湯,聞倒好香,不把我吃,我就要??!”。自家煨湯,街裏街坊,關係特別好的,會送一碗給他家。投桃報李,他家煨湯,也會回送,這樣不僅增加了喝湯的次數,也平添了鄰裏間的人情往來。文火煨湯三冬暖,過去,請朋友到家裏去喝湯,那可是賺足了麵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