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以鳳比孔子,似乎更明顯。尤其有趣的是,那次孔子稱老子為龍,這次是老子回敬孔子,比他作鳳,龍鳳是天生的一對,孔老也是天生的一對,而話又出自彼此的口中,典則同見於《莊子》。你說這天生巧對是莊子巧思的創造,意匠的遊戲——又是他老先生的“廖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嗎?也不盡然。前麵說過原始殷人是以鳳為圖騰的,而孔子是殷人之後,我們尤其熟習。老子是楚人,向來無異詞,楚是祝融六姓中姓季連之後,而祝融,據近人的說法,就是那“人麵龍身而無足”的燭龍,然則原始楚人也當是一個龍圖騰的族團。以老子為龍,孔子為鳳,可能是莊子的寓言,但寓言的產生也該有著一種素地,民俗學的素地(這可以《莊子》書中許多其它的寓言為證),其實鳳是殷人的象征,孔子是殷人的後裔。呼孔子為鳳,無異稱他為殷人;龍是夏人的,也是楚人的象征,說老子是龍,等於說他是楚人,或夏人的本家。中國最古的民族單元不外夏殷,最典型中國式而最有支配勢力的思想家莫如孔老,刊物命名《龍鳳》,不僅象征了民族,也象征了最能代表民族氣質的思想家,這從某種觀點看,不能不說是中國有刊物以來最漂亮的名字了!
然而,還是莊子的道理,“腐臭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腐臭,”——從另一種觀點看,最漂亮的說不一定也就是最醜惡。我們在上文說過,圖騰式的民族社會早已變成了國家,而封建的王國又早已變成了大一統的帝國,在我們今天的記憶中,龍鳳隻是“帝德”與“天威”的標記而已。現在從這角度來打量孔老,怒我隻能看見一位“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而諂上驕下的詞寇,和一位以“大巧若拙”的手段“助紂為虐”的柱下吏(五千言本也是“君子南麵之術”)。有時兩個身影疊成一個,便又幻出忽而“內老外儒”,忽而“外老內儒”,種種的奇形怪狀。要曉得這條“見首不見尾”的陰謀家——龍,這隻“戴聖嬰仁”的偽君子——鳳,或二者的混合體,和那象征著“帝德”“天威”的龍鳳,是不可須臾離人,有了主子,就用得著奴才,有了奴才,必然會捧出一個主子;帝王與士大夫是相依為命的。主子的淫威和奴才的惡毒——暴發戶與破落戶雙重勢力的結合,壓得人民半死不活。三千年慘痛的記憶,教我們麵對這意味深長的“龍鳳”二字,怎能不怵目驚心呢!
事實上,生物界隻有窮凶極惡而詭計多端的蛇,和受人豢養,替人幫閑,而終不免被人宰割的雞,那有什麼龍和鳳呢?科學來了,神話該退位了。辦刊物的人也得當心,再不得要讓“死的拉住活的”了!
要不然,萬一非給這民族選定一個象征性的生物不可,那還是獅子罷,我說還是那能夠怒吼的獅子罷,如其它不再太貪睡的話。
一九四四年七月愈戰愈強
回憶抗戰初期,大家似乎不大講到“勝利”,那時的心理與其說是勝敗置之度外,還不如說是一心想著雖敗尤榮。敵人是以“必定勝”的把握向我們侵略,我們是以“不怕敗”的決心給他們抵抗。你無非是要我敗,我偏偏不怕敗,我不怕敗,你便沒有勝。那時人民的口號是“豁出去了!”“跟你拚了!”政府的策略是“破釜沉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人民和政府不怕敗,自然大家也不偉敗,結果是我們愈敗愈奮勇,而敵人真把我們沒辦法。武漢撤退以後,漸漸聽到“爭取勝利”的呼聲,然而也就透露了怕敗的顧慮了。
開羅會議以後,勝利儼然到了手似的,而一般現象,則正好表示著一些人的工作,是在“爭取失敗”。事實昭彰,凡是有眼睛的都看到了,有良心的都指出了,這裏無需我再說,我也不忍再說,於是愈是趨向失敗,愈是諱言失敗,自己諱言失敗,同時也禁止旁人言失敗。是否表麵上“失敗”絕跡了,暗地裏便愈好製造失敗呢?抗戰到了這地步,大概也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辦法罷?好了,那我以老百姓的資格,也就“豁出去了!”“跟你拚了!”
所以我今天想要算帳!
算帳是一件麻煩事,但不要緊,大的做大的算,小的做小的算,反正從今以後,我不打算有清閑日子了!比如眼前在我們昆明,就有一筆不大不小的帳值得算一算。
昨天早起出門找報看,第一家報紙給了我一個喜訊,它老老實實地告訴我,衡陽的仗咱們打好了一點,我當然很高興。但是看到第二家報紙,卻把我氣昏了,就因為那標題中“我軍愈戰愈強”六個大字。
編輯先生!我是有名有姓的,我雖不知道你姓名,但你也必須是有名有姓,你若是好漢,就請出來跟我算清這筆帳!你所謂“愈戰愈強”者,如果就是今天另一家報紙標題所謂“愈戰愈奮”的意思,那我就原諒你,我可憐你中國人不大會處理中國文字。如果你那“強”字是甚麼“四強之一”那類“強”的意思,那我就要控告你兩大罪狀:一、你侮辱了我們老百姓的人格。二、你出賣了你的祖國。
難道你就忘記了,盧溝橋的鋒火一起,我們挺身應戰,是為了我們有十二萬分勝算的把握嗎?老實告訴你,除了存心利用抗戰來趁火打劫的敗類之外,我們老百姓果真是怕敗的話,就早已都投汪精衛去了。我相信在自由中國,每一個良善的中國人,當初既是抱了拚命的決心,勝也要打,敗也要打,今天還是抱定這決心,勝也要打,敗也要打,何況國際的客觀環境已經好轉,誰又是那樣的傻子,情願讓它“功虧一簣”呢?所以你如果多多給我們報導些自身的缺點,那隻會增加我們的戒懼心,刺激我們的努力。你以為我們真是那樣“聞敗則餒”的草包嗎?你若那樣想,便把我們看同汪精衛之流了,你曉得那是侮辱別人的人格嗎?
聞敗則餒的必也聞勝則驕,你既把我們當作聞敗則餒的人,那你泄露了(杜撰罷?)許多樂觀的消息,難道又不怕我們驕起來嗎?明知驕是抗戰的鴆毒,而偏要用“愈戰愈強”來灌溉我們的驕,那你又是何居心?依據你自己的邏輯,你這就是漢奸行為,因此你是出賣了你的祖國,你又曉得嗎?
我們倒不怕承認自身的“弱”,愈知道自身弱在哪裏;愈好在各人自己的崗位上來盡力加強它。你說我們“愈強”,我倒要請你拿出事實來,好教我們更放心點。誰不願意自己強呢!但信口開河是不負責任,存心欺騙更是無恥。六個字的標題,看來事小,它的意義卻很重大。
用這字麵的,本不隻你一個人,但是,先生,怒我這回拶住你了!你氣得一頓飯沒吃好啊!然而如果在原則上你是受了誰的指示,那個指示你的人不也該是有名有姓的嗎?如果他高興,就請他出來說明也好。抗戰是大家的抗戰,國家是大家的國家,誰有權利來禁止我發問!
一九四四年七月畫展
我沒有統計過我們號稱抗戰大後方的神經中樞之一的昆明,平均一個月有幾次畫展,反正最近一個星期裏就有兩次。重慶更不用說,恐怕每日都在畫展中,據前不久從那裏來的一個官說,那邊畫展熱烈的情形,真令人咋舌(不用講,無論那處,隻要是畫展,必是國畫)。這現象其實由來已久,在我們的記憶中,抗戰與風雅似乎始終是不可分離的,而抗戰愈久,雅興愈高,更是鮮明的事實。
一個深夜,在大西門外的道上,和一位盟國軍官狹路相逢,於是攀談起來了。他問我這戰爭幾時能完,我說“這還得問你。”
“好罷!”他爽快的答道,“戰爭幾時開始,便幾時完結。”事後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是說,隻要他們真正開始反攻,日本是不值一擊的。一個美國人,他當然有資格誇下這海口。但是我,一個中國人,尤其當著一個美國人麵前,談起戰爭,怎麼能不心虛呢?我當時誤會了他的意思,但我是愛說實話的。反正人家不是傻子,咱們的底細,人家心裏早已是雪亮的,與其欲蓋彌彰,倒不如自己先認了,所以我的答話是“戰爭幾時開始?你們不是早已開始了嗎?沒開始的隻是我們。”
對了,你敢說我們是在打仗嗎?就眼前的事例說,一麵是被吸完血的××編成“行屍”的行列,前仆後繼的倒斃在街心,一麵是“琳琅滿目”,“盛況空前”的畫展,你揚眉吐氣的時機,但是小心不要做了破壞民族戰鬥意誌的奸細,和危害國家現代化的幫凶!記著我的話,最後裁判的日子必然來到,那時你們的風雅就是你們的罪狀!組織民眾與保衛大西南
(民國三十三年昆明各界雙十節紀念大會演講詞)諸位!我們抗戰了七年多,到今天所得的是什麼?眼看見盟國都在反攻,我們還在潰退,人家在收複失地,我們還在繼續失地。雖然如此,我們還不警惕,還不悔過,反而涎著臉皮跟盟友說:“誰叫你們早不幫我們,弄到今天這地步!”那意思仿佛是說:“現在是輪著你要勝利了,我偏敗給你瞧瞧!”這種無賴的流氓意識的表現,究竟是給誰開玩笑!潰退和失地是真不能避免的嗎?不是有幾十萬吃得頂飽,鬥誌頂旺的大軍,被另外幾十萬喂得也頂好,裝備得頂精的大軍監視著嗎?這監視和被監視的力量,為什麼讓他們凍結在那裏?不拿來保衛國土,抵抗敵人?原來打了七年仗,犧牲了幾千萬人民的生命,數萬萬人民的財產,隻是陪著你們少數人鬧意氣的?又是給誰開的玩笑!幾個月的工夫,鄭州失了,洛陽失了,長沙失了,衡陽失了,現在桂林又危在旦夕,柳州也將不保,整個抗戰最後的根據地——大西南受著威脅,如今誰又能保證敵人早晚不進攻貴陽,昆明,甚至重慶?到那時,我們的軍隊怎樣?還是監視的監視,被監視的被監視嗎?到那時我們的人民又將怎樣,準備乖乖的當順民嗎?還是撒開腿逃?逃又逃到那裏去,逃出去了又怎麼辦?諸位啊!想想,這都是你們自己的事啊!國家是人人自己的國家,身家性命是人人自己的身家性命,自己的事為什麼要讓旁人擺布,自己還裝聾作啞!誰敢掐住你們的脖子!誰有資格不許你們講話!用人民的血汗養的隊伍,為什麼不拿出來為人民抵敵人?以人民的子弟組成的隊伍,為什麼不放他們來保衛人民自己的家鄉?我們要抗議!我們要叫喊!我們要憤怒!我們的第一個呼聲是:拿出國家的實力來保衛大西南,這抗戰的最後根據地的大西南!
但是,今天站在人民的立場,我們一方麵固然應當向政府及全國呼籲,另一方麵我們也得認清我們人民自身的責任與力量。對於保衛大西南,老實說,政府的決心是一回事,他的能力又是一回事。鄭州洛陽長沙衡陽的往事太叫我們痛心了,保衛國土最後的力量恐怕還在我們人民自己的身上。一切都有靠不住的時候,最可靠的還是我們人民自己。而我們自己的力量,你曉得嗎?如果善於發揮,善於利用,是不可想像的強大呀!今天每一個中國人,以他人民的身分,對於他自己所在的一塊國土,都應盡其保衛的責任,也盡有保衛的方法。我們這些在昆明的人無論本省的或外來的,對於我們此刻所在的這塊國土——昆明市,在萬一他遭受進攻時,自然也應善用我們自己的方法來盡我們自己的責任。諸位,昆明在抗戰中的重要性,不用我講,保衛昆明即所以保衛雲南,保衛雲南即所以保衛大西南,保衛大西南即所以保衛中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