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傑明?格雷厄姆:追求財富最偉大的兩條法則(1 / 1)

本傑明?格雷厄姆,美國華爾街最偉大的金融投資家之一,巴菲特的老師,被譽為價值投資之父。上世紀20年代初,格雷厄姆二十幾歲時,年薪就超過了60000美元。作為一家投資公司的合夥人,他在1929年的股市崩潰中失去了所有的財產。正是因為這一次慘痛的教訓,成就了他後來的事業。1934年,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合作寫了一本關於價值投資理論的著作《證券分析》,發行上百萬冊,成為證券分析專業人士的啟蒙教材,更是幾代證券投資者心中的投資聖經。後又寫了《聰明的投資者》。在這兩本書中,他介紹了內在價值的概念,並從本質上區分了投資和投機這兩個概念,曾被認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在全美最具影響力,稱得上一言九鼎的人物巴菲特曾說,對於所有追求財富的人,有兩條最偉大的法則,是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教給他的。下麵就是本傑明?格雷厄姆追求財富最偉大的兩條法則:

1.千萬不要輸錢。

2.千萬不要忘記法則1。

要點:

投資者應該將注意力集中於減小風險上,這就要求去發現那些交易價格等於或接近其內在價值的股票。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逆境帶來的損失。盡管格雷厄姆從來沒有真正解釋如何決定內在價值,但他把公司的實際資產看做一個重要的組成成分。他也注重一些諸如盈利、股利、融資能力以及穩定性這樣的指標。在他看來,最重要的一點是,確定獨立於交易價格的證券內在價值。他對華爾街的那套做法非常不屑,並相信當時的股票價格要麼是反映了盲目樂觀的情緒,要麼就是反映了盲目悲觀的情緒。如果投資者不理睬這些,自己去對公司的真實資產做一番計算的話,就可以對公司的真實價值作出一個理智的獨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