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倫特利文斯通:積蓄者的七個特點(1 / 1)

以研究積蓄問題而著稱的倫特和利文斯通,曾在英國進行過一次關於積蓄的社會調查,他們使用了廣泛的經濟、人口和心理學等方麵的可變因素來對積蓄者和不積蓄者加以區分,目的是研究人們對積蓄問題的看法。他們認為,積蓄是同個人的生活條件、處世之方和社會關係網相關聯的。他們以250人為一組對積蓄與不積蓄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積蓄者比不積蓄者收入較高,受教育較多,積蓄者也比不積蓄者更加樂觀。從總體上說,積蓄者有以下七個特點:

1.他們認為他們比父母更善於理財。

2.在相同的年歲時期,他們比父母的日子過得好。

3.他們有指望在一年之內日子過得更好。

4.他們認為,總的來說經濟運行得很好。

5.在他們的各種信念中,較少宿命論,對他們自己的財務覺得更加胸有成竹。

6.他們認為,缺少紀律是別人出現金錢問題的一個原因。

7.他們什麼時候想花錢了,總能克製著自己少花錢。

要點:

倫特和利文斯通認為,不積蓄的人較少向親人和友人談他們的經濟情況,喜歡保持這方麵的隱私。積蓄的人通過跟親友的談話,在他們處理財務的方法方式上獲得社會支持和信息,不積蓄者看來總是感覺自己是外部環境的受害者,但又陷於自責和不安,卻不知利用社會上的支援。積蓄者傾向於光顧少數幾個自己喜歡的店鋪,而不積蓄者則隨意到處買東西。不積蓄者認為信貸使生活複雜化,而積蓄者不大支持這種態度,這種情況符合不積蓄者的靈活策略和積蓄者的簡單化策略。概括起來說,積蓄者相信自己掌握經濟的能力,如製訂預算、使事情簡單化,而不積蓄者傾向於把生活搞得更加複雜化,對生活感到不太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