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居明島斜風時起,細雨不邀而至,夏尚安居。而冬則草木不生,冰凍淩空三尺。
島上居鬥米之蟲,其名之來曆蓋如此也:毫末之形,而日食一米,人皆奇之,以鬥米之蟲謂之。
其居夏矣,頗為憂患,早具蟲糧,以大地覆之,待秋冬之際無處尋米,以作儲糧。
有一少年之蟲,亦與群蟲共備,蟲掘土穴,以糧填之,三分之二處則止,大小三五十處土穴,皆如此。爾後覆土其表,暗中標記乃去。
少年之蟲奇之,暗道蟲族無足夠之糧,故少裝之,陰尋米糧,前往土穴填之,一蟲見之,叱之乃停,待蟲去,其複返填之。
待土穴飽滿,幼蟲暗喜乃去。
至冬,群蟲無糧,乃尋土穴,竟皆被掘之,幼蟲大驚而不知其所以,群蟲亦不知。
後有蟲乃詢幼蟲:“小子滿填土穴也?”
幼蟲答曰:“然。”
群蟲始悟,將此幼蟲處決,而此秋冬,凍餓而死者,不計其數。
幼蟲至死亦不知所謂何故,蓋此土穴已被他蟲掘走,看官其疑:“他蟲怎知土穴藏糧也?”
蓋若土穴之糧滿矣,雨水一至,米吸水脹,地表凸兀,他蟲便知此地藏糧,此為“滿月則虧”之理也,蟲尚諳其道,而人竟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