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雲居寺正在大興土木,準備恢複寺院舊貌。90年代初,原載北京智化寺的77000塊乾隆時期的木刻《龍藏》經板被調入雲居寺保存。加上原存的紙板經,雲居寺已經“三經”並存,成為佛教文化的“三經”寶庫。
法海寺
就建寺曆史而言,法海寺沒有可驕傲的資本,建築規模也不大。而且,經過五百多年的歲月磨洗,今天的法海寺主建築群僅剩一座大雄寶殿孤零零地戳在那裏。但這座大殿內六麵牆上幾乎完整保留下來的九幅明代壁畫,為法海寺贏得了不小的聲譽。
壁畫分布於大雄寶殿北牆門的兩側,殿中佛像座龕背後和十八羅漢身後的兩麵山牆上。
佛龕背後所繪觀音、文殊和普賢三尊菩薩及其眷屬和坐騎,占滿整個牆壁。其中畫得最為出色和傳神的,是中間的水月觀音,她肩披薄如蟬翼的輕紗,胸前配飾樸素秀雅的瓔珞,渾身柔美的肌肉線條畢現,表情慈藹溫和,屈右膝盤左腿而坐,神色自然,儀態萬方。那種超凡脫俗的感覺仿佛就在你的身前左右靈動地拂來,還有誰不想虔心向佛呢?
十八羅漢身後的兩幅壁畫以如來佛和飛天為主,襯以牡丹、月季、芭蕉和菩提等,四處繚繞祥雲,透露出梵天佛地的神秘與莊嚴。這一片肅穆祥和的佛國淨土似乎與人間隻有一層籬笆相隔。壁畫上的這層籬笆矮牆曲曲折折,時斷時續,恍惚間人與佛的距離變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這樣幻美迷妙的境界,好像在提醒世間俗眾,人與佛相隔並不十分遙遠,隻要你心中有佛,虔心向善,那扇籬笆對你便不存在了。倘若你俗念惡行,貪婪物欲色相,那道看似矮而薄的隔牆便是不可逾越的了。我想,人善佛近,人惡佛遠,就是這個道理。“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也是講善惡均無大小,人積小善可成大德,積小惡而終報大怨。其實,在佛看來也是一樣,小善即大善,小惡即大惡。是的,人世間若是沒有了惡,人人心裏頭有的隻是一個善字,又與佛地有何區別呢?
要說彌貴,北牆門兩側所繪由帝後、天龍八部和眾鬼組成的氣勢浩蕩的“禮佛護法圖”,為法海寺之最。兩幅壁畫場麵巨大,共有各種人物三十五人,三五成組;互相呼應,服飾華麗秀美,儀表端莊文雅,色澤濃重而豔麗。先來看左邊這幅:四名肌膚圓滿豐潤表情溫婉莊重的女像走在隊列的前方,最前邊的侍女手托花缽,雙手合十的女後緩行在後,兩個侍女捧盤跟隨,後麵簇擁著一群撐幡的嬪從。她們的身後有體態魁偉、橫眉立目的廣目和多聞天王護衛。中部繪著如意觀音,腳下有獅子、狐狸和豹。身前的三女像一個手托菩提樹,兩個撐著飄拂的寶幡。身後的兩個女像,前者雲頭華履鳳紋白衣,後者手拿扇子,左手撫著一個合掌膜拜的童子。後部繪的是金剛、力士、小鬼和帝王。金剛手執斧鉞,力士擎杵,一個小鬼扛長鋸,另一長發鬼撐風幡,頭戴冕旒的長發帝王在他們的護駕下徐徐前行。
再看右麵這一幅。前部所繪以一個俊美少女為先導,她手裏捧著一隻插了珊瑚的銅壺,隨後的帝王頭戴冕旒,神態肅穆,後麵是撐幡和捧盤的仕女,保護他們的是懷抱琵琶的增長天王和甲胄披身的持國天王。中部所繪是八臂觀音,手裏拿著不同的法器,由手持香爐的比丘和舉幡女郎,天帝、天後相隨於後。天後拖著豔麗多彩的裙帶,體態顯得是那樣地豐滿多姿。跟在後麵的還有一個手捧銅鏡的仕女。後部所繪是不空索觀音和韋馱及帝後,結尾處是一個長發夜叉和捧著珊瑚瓶的魚精。壁畫所呈現的禮佛場景,都是全部按照佛教的儀軌,沒有半點儒道混雜的跡象。
大殿壁畫共繪人物七十七個,男女老幼,神佛鬼怪,姿態神情特色各異。無論說法坐禪,頂禮膜拜,還是徐徐前行,翩然飛舞的,都是那麼形象生動逼真,表情曼妙自然,已全然不是仙界神聖,而好像都來自俗世塵間。那氣宇軒昂的帝王,神態自若,全然一副皇帝模樣。那些美麗的婦人仕女,一個個儀容豐滿柔雅,和藹可親,溫婉大方,好像就在現實生活裏。即便是天王、金剛和力士,也在繪製雄姿威猛形態的同時,更通過其麵部富於人性的神情,來表現對皈依釋迦的虔誠和忠心。
法海寺壁畫富於人情味和生活化的最重要原因,當是它們全都出自宮廷畫師和工匠之手。而且,他們的名字就刻在法海寺附近的一塊楞嚴經幢上。這些傑出的工匠藝人對宮廷的生活、儀禮,對帝王大臣、嬪妃宮女的服飾穿著,甚至表情神態,都非常熟悉。這都從整個壁畫中反映出來。女人們發髻各異,身上戴的首飾、瓔珞、釧鐲和花朵,也各千姿百態,華麗多彩。男人們穿戴的冠幘、衣衫和盔甲,也是式樣各不相同,衣服上的圖案,團風、龜背、團鶴、寶相花、菊花和鳳戲牡丹等,全都精細亮麗,各不重樣。所有這些又都折射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宮廷生活由此可見一斑。
法海寺壁畫全部采用重色繪製而成,在繪製工藝上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雖在背景的鋪陳和人物繪製上,較多使用了朱砂、石青和石黃,但在人物的瓔珞、盔甲、釧鐲、兵器和裙裾鉤帶上,則大量使用了“描金”和“瀝粉貼金”的技法,更使畫麵顯得格外金碧輝煌,奇彩豔麗。再加上許多地方使用了“疊暈”和“烘染”的手法,又使畫麵平添了亮麗與華貴感。這些新的藝術技法更使畫師們在繪製時,把技巧揮灑得淋漓盡致,細膩入微,像繪製一隻小禽獸,不要說它的毛發逼真到纖毫畢現,就連耳孔中的毛細血管都傳神地描畫出來,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