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一頁樺皮書2(1 / 2)

第四頁:采詩說

有個王妃,耳朵裏長了個疙瘩,她從中挑出一條蟲,放進葫蘆。後來,葫蘆破了,跑出一隻五色狗,取名盤古。北方戎人搶親,逼近國都。國王說:誰把戎人首領頭取來,就把公主嫁給他。盤古聽了後,離開王宮,裸奔,打退敵兵,叼回戎人頭。國王說我怎能把女兒嫁給畜類。公主說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失信於民,你既然承諾,就得兌現。她跟隨盤古,離開王宮,到大山深處的石洞裏生活。後來,公主耳朵裏也長出疙瘩,她從中挑出一條蟲,放進葫蘆。後來,葫蘆破了,跑出一隻九尾豹,取名蔣孝琬。那天,國王派來的士兵包圍大山,盤古說誰能退敵兵,我就把公主嫁給他。蔣孝琬出洞,退敵兵,叼回士兵頭。盤古卻說我怎麼能把女兒嫁給畜類。公主說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失信於民,既然你承諾,就得兌現。她與蔣孝琬離開王宮,越過青藏高原,到昆侖山,每天吃玉樹瓊枝結的文字。他們修成神仙。公主思念家鄉,每天都講述盤古故事。蔣孝琬忍無可忍,說故事違背綱常,難見文字,進入耳朵,傷及五髒六腑。他威脅道,你再講,我寧可消失。公主講給水磨坊主拉孜。拉孜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他對故事爛熟於心,還是假裝傾聽。公主很感動,常常到水磨坊,在講述的同時欣賞拉孜專注傾聽的神情。後來,拉孜為了報恩,把水磨坊贈送送公主。公主邀請善愛、嬌嬌共同經營,遭到拒絕。

第五頁:嬌嬌說

有位苦行僧在克什米爾地區吃齋修煉,祈願見到雪山女神。神諭指引下,他經曆種種考驗,翻越昆侖山,來到新疆沙漠。神諭說:女神的寺廟在沙漠綠洲上,綠洲旁邊有一汪浩渺湖泊,朝聖者洗浴後就脫離苦海。苦行僧毫不猶豫,沿和田河到沙漠深處尋找。每到一處荒廢寺廟和幹涸湖泊,他都用梵文書寫《法句經》,然後大聲誦讀,讓所有生靈沐浴甘露般法雨。女神被感動,通過彩虹,接引他到綠洲。那裏有所玉殿。女神說你將變成金身,再也離不開綠洲,而且,每天要念十三遍《法句經》,以抵禦沙漠覆蓋,能做到嗎?苦行僧毫不遲疑,到湖中洗浴。他並未變成金身。第二天,念誦《法句經》,他看一行行閃著金光的梵文字母離開樺樹皮,飛出玉殿,飛向空中,變成花朵五彩繽紛,灑向綠洲,湖泊,以及沙漠。多年後,其它綠洲、古城、河流都被沙漠掩蓋,惟獨苦行僧與女神護佑的綠洲、湖泊依然存在。苦行僧前赴後繼,從葫蘆狀塔克拉瑪幹沙漠四周沿河道向中心尋找玉殿。直到不久前,戈特等不明身份的西洋人還來尋找。他們都沒找到。拉孜人宣稱他從民間搜到祖傳秘方:長期吃野駝肉,會生出靈敏異常的鼻子,會準確無誤走向玉殿和其它被埋沒的古代城市。拉孜開始獵殺野駱駝。他很幸運,碰到一群沿沙漠駝道前往阿爾金山躲避酷暑的野駱駝。他埋設木刺,捉拿到一匹金駝,正要刺殺,戈特從天而降,開槍打飛尖刀。帶著嚴重腳傷的金駝離開古道,進入陌生地帶,最終倒在樓蘭古城三間房附近的沙丘下。玉駝帶著幼駝尋找丈夫,走到水磨房。那天,八荒和善愛從牧場來看望采詩。八荒對采詩處境幸災樂禍,但他表示,隻要采詩願意,可以取她為妻。采詩發誓說就是嫁給野駱駝也不嫁他。這時,善愛聽見野駱駝在遠處的沙丘上吼叫,那是她非常熟悉的玉駝聲音。雇工瓦爾特說這不是發情變奏,是複仇信號。有個乞丐神秘出現,像從古墓爬出的魔鬼,兩眼放射陰森森死光。陰森森說本王就大名鼎鼎的陰無忌,你們不認識了?采詩怒氣衝衝,質問:你還算男人嗎?收賈船的錢,為什麼不給他師爺位置?陰無忌說:別怪我,要怪就怪那些忘恩負義的高官大員。他們通過我謀取官位,發達了,想從檔案中消除那段曆史,就到處追殺我。采詩說:別以為逃到這裏就沒事了,很多人等著扒你皮,抽你筋。陰無忌哈哈大笑:我把當年交易的所有契約按目前官階大小分類,翻譯成突厥文、英文、俄文,裝訂成文書,保存在沙漠古城裏。甘肅敦煌南邊的祁連山也藏有手抄本,由幫助我逃離追捕的親密戰友王圓籙道士看護,誰敢動我一根毫毛,那些文書就會公布於世。哈哈哈,現在,我成了大家的保護對象!新疆、甘肅兩地州、縣師爺都由我安排。采詩鄙夷地說你這叫花子樣還敢吹牛。陰無忌說別笑話我,你要為前途考慮。寒浞絕對不會娶你。我有錢有權有位有情有意,你跟了我,才能得到幸福。采詩望著陰無忌,劇烈惡心洶湧澎湃,不可阻擋。她昏死過去。

第六頁:昆侖說

神仙在人間栽培很多胡楊樹,並且頒布多種文字的《森林法》:“活樹嚴禁砍伐,違者罰馬一匹。哪怕隻砍了樹枝杈,也要罰母牛一頭。”同時命令,如果人間不能正確執法,就將破壞樹木的人押送天庭,由神仙親自審理、判決。有支商隊,購買九十九馱昆侖玉,長途跋涉,進玉門關,抵達敦煌,在一棵巨大的、已經枯死的胡楊樹下烤火取暖。半夜,跟隨商隊旅行的僧人拿出《法句經》誦讀,還逐字逐句講解。經文像甘泉流淌,滋潤商人、駱駝、昆侖玉及周圍一切生命與非生命。昆侖玉被點化,變作各種玲瓏別致的法器,飛到空中,組合成雄偉壯觀的瓊樓玉殿。大家被經文的智慧迷住,沒有看見這些瑞象,也沒發覺火苗上竄,點燃樹枝。枯樹上棲息著五百隻蜜蜂,由於迷戀《法句經》,它們全被烈火炙烤而死;也由於《法句經》的恩澤與功德,五百隻蜜蜂擺脫畜道,進入人道,轉世成五百高僧。他們從各個佛教流行地區彙聚敦煌,要把攜帶的藏文、於闐文、突厥文、回鶻文、粟特文、梵文等多種寫經敬奉瓊樓玉殿。可是,找不到樓梯,他們就在三危山巔打坐,念誦經文。諸種文字如同鮮豔奪目的花瓣,飛離寫經,飄向瓊樓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