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等價交換1(1 / 3)

斯坦因憂傷地坐在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鎮的一間簡易歐式屋中,對麵是同樣憂傷的艾倫。兩人長久地沉默不語。

時間雖然過去三十多年,可是,情景是多麼的相似啊!

……進行第一次探險前夕,艾倫也坐在對麵的木椅上,傷心欲絕地請求他放棄中亞之行。那時,他像在弦之箭,不可能停下來。進入新疆沙漠後,他又常常在夢中回到斯利那加的簡陋小屋,與艾倫共度安靜愜意的平淡生活。醒來後,他打定主意,探險結束,就拆掉小屋,重新修建一所固定住處,莊嚴地迎娶艾倫。他甚至親自設計了圖書館、書房、展覽室、接待室的位置與結構。回到英國,他才絕望地得知艾倫已經嫁給別人。

第二次探險結束,造屋夢想還在繼續,他決定將斯利那加作為終身工作的地方。但是,計劃總是一再拖延,直到第三次中亞探險後也未能實現——他計劃將全部資金投向籌建中的博物館。可是,剛辦理完征起手續,就被瓦爾特告上法庭。他敗訴,傾家蕩產,新著《斯坦因西域考古記》的出版計劃也無限期擱置。

大洋彼岸的美國哈佛大學邀請他作報告。

斯坦因仿佛抓住救命繩,同時,也豁然開朗:瓦爾特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團可恥地壟斷了歐洲學術界,掩耳島鈴,顛倒黑白,而美國則是一片淨土,如果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自己三次中亞之行的珍貴文書——尤其是與敦煌遺書相結合,將加快整理、研究和出版速度,必將徹底摧毀瓦爾特之流建構的“學術空中樓閣”。

於是,他欣然赴美,以《斯坦因西域考古記》手稿中涉及的三次中亞探險為內容,演講六次,引起極大轟動。美國人把狂熱的掌聲毫不吝嗇地送給了這位英雄式的人物。接著,哈佛大學燕京出版社出資兩萬英鎊,請他組隊前往新疆“考古”,所得文物與英國平分。

同時,燕京出版社願意幫助斯坦因在歐洲修建“中亞未知神秘文書及假文書博物館”。

作為回報,斯坦因愉快地答應與美國合作。

他乘船前往中國南京。辦理好護照後,立即趕到印度組隊。

艾倫聞訊從歐洲趕到克什米爾。

“真替你難過!”她低下頭,不斷地抹眼淚,“忙碌大半輩子,你竟然沒有固定住所!”

斯坦因苦澀地笑笑,說:“帳篷就是我的家。好在當初沒有與你結婚,否則,我帶給你的隻是寂寞、貧窮、無聊官司和血口噴人的誹謗。”

艾倫抬起頭,淚水漣漣,“你已經到過中亞三次,並且,取得重大收獲,難道還得親自去考察?你何必在乎那些無聊學究們的言論?你已經68歲了,我們都老了,該歇息了!”

斯坦因細心地替她擦幹眼淚,然後說:“好久沒聽到過和田銅鍾和敦煌鳴沙山的轟響了,很想念啊!我在新疆、甘肅跑了那麼多地方,竟然沒有得到任何有關阿杜尼的蛛絲螞跡,我不甘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給了我打開中亞大門的鑰匙,如果沒有他破譯佉盧文,那麼,我的考察收獲不會有這麼大。”

“……唉,很遺憾,他失蹤的太徹底了,多年來,沒有任何蛛絲螞跡。”

“我懷疑,阿杜尼被瓦爾特或他們的團夥謀殺了——這樣,世界上再沒有懂佉盧文的專家。大夏雖然會講佉盧語,但是,他缺少很多相關的學術知識,”斯坦因不忍心看著艾倫憂愁籠罩臉麵,轉換話提,“我更希望他活著,隻要阿杜尼出麵,瓦爾特的謊言就不攻自破,他就會像膽小的耗子那樣躲藏起來,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招搖撞騙!”斯坦因沉醉於自己的想像中,眼睛放出因為喜悅而異常閃亮的光芒,仿佛已經從新疆沙漠中找到阿杜尼,而且,仿佛已經看到瓦爾特及從來不顯身的鐵木真之輩倉惶逃竄。“哈哈,那時候,披在鐵木真身上的羊皮就要徹底揭開,不管他是誰,我都要推上法庭的被告席:必須有人為這場荒唐透頂、規模浩大的學術造假負責!”

“……唉,我真希望河灘裏的石頭們都張開嘴,幫助我勸你活得超脫些。”

斯坦因親熱地湊近她,“親愛的,你應該高興啊!要知道,中國政治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進入沙漠很不容易,受到各方麵阻撓。為了這次探險,我特意跑到中國江南,通過老朋友潘鎮的一些朋友、部下進行斡旋,才使南京政府同意我帶領隊伍到新疆考察。現在,潘鎮的小兒子潘其魯作為新疆方麵的代表,正在喀什等我;他還派普魯帶領一支馬隊前來克什米爾幫助考察隊!沙洲商駝、卡特、善愛、采詩都在等著我——簡直無法想像,采詩竟然會說很多種語言,而我以前竟然絲毫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