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 中共陝西省委授予合陽縣保寧村黨支部陝西省小康村先進黨組織稱號;授予楊天德(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6月28日
合陽縣北部地區12個鄉(鎮)遭受特大暴風雨與冰雹襲擊,風力之大,暴雨之猛,冰雹持續時間之長,均屬曆史罕見。農作物總受災麵積8.63萬畝,各種經濟作物減收2394萬元。暴雨衝毀道路36處,橋梁2處,衝塌房屋374間,狂風折斷樹木3.8萬株,刮倒高壓電杆、通信杆50多根。
6月30日 中共合陽縣委召開城區機關黨員幹部大會,隆重紀念建黨七十三周年。
7月21日 中共合陽縣委決定,成立合陽縣延長土地承包合同,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係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王京書任組長,縣委副書記李拴囤、縣政府副縣長劉天運任副組長,成員由10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7月22日至23日 中共陝西省委書記張勃興在渭南地委書記李天文、行署專員王誌偉的陪同下來合,先後視察合陽縣金水溝大橋、電力電容器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合亞達膠粘製品有限公司、合陽文廟以及城鎮建設等,並就農業和農村工作、鄉鎮企業、小康建設、城鎮建設等方麵發表重要意見。
7月25日 合陽縣國有企業產權製度改革二期試點工作在20戶國有企業和部分集體企業進行。在一期試點中,有7戶企業的改組工作已經完成,均按新的公司機製正式運轉。其中:原電力電容器廠改組為電力電容器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原水泥廠改組為金水橋水泥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原百貨公司改組為百貨股份合作公司,原五金公司改組為五金交電股份合作公司,原商業綜合公司改組為金利達股份合作公司,原農機修造一廠改組為遠東機械製造股份合作公司,原輕工機械廠改組為包裝製品股份合作公司。
是月 合陽縣乳品廠生產的興隆牌全脂牛奶粉,經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組織鑒評,被推薦為名牌產品。
7月初至9月 中共合陽縣委在全縣農村開展落實延長土地承包政策,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工作。落實工作在新池鄉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在全縣推開。全縣共清理收回死亡、農轉非等減少人口36812人的責任田77098畝,對新增應補地的43821人補劃責任田65854畝。在尊重群眾意願的情況下,有319個村1596個村民小組取消自留地74039畝;有30個村142個村民小組繼續保留自留地13858畝。全縣農村責任田麵積為832600畝,機動地麵積為156767畝,自留地麵積為13858畝。整個工作於9月底全麵結束。
8月2日 合陽縣編製委員會發出通知,根據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合陽縣解放南路招商區籌建處,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編製15名;撤銷合陽縣金水溝大橋建設指揮部及內設機構,成立合陽縣金水溝大橋管理處,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編製100名;成立合陽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為縣政府直屬副科級事業單位,掛靠縣計劃委員會,編製3名;成立合陽縣審計事務所,副科級,為審計局下屬事業單位,編製13名;成立合陽縣東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編製20名,與漁業指揮部合署辦公;撤銷原漁業指揮部編製,成立合陽縣水產職業學校,編製5名,股組級。
8月15日 西北首家軟塑包裝廠在合陽縣建成投產。
8月21日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牟玲生率省人大旱情視察團來合察看旱情,深入到旱象比較嚴重的和家莊、路井等鄉(鎮)田間地頭了解情況,走訪群眾,提出抗大旱、抗久旱的具體措施和要求。
9月1日 合陽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省、縣兩級人大代表視察新池鄉冰雹及旱災情況、獨店鄉旱災情況與秦城供水工程,並聽取縣政府關於旱澇等自然災情和救災情況的彙報。
9月6日至7日 陝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範肖梅等一行六人在地區行署副專員羅玉昭的陪同下來合陽縣,先後深入縣電力電容器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省農科院甘井實驗基地、甘井鄉休裏村生態果園、黃河灘漁業基地視察調研。
9月10日 合陽縣慶祝1994年教師節暨表彰大會在縣城召開,縣六機關主要領導,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主要負責人,鄉鎮教育專幹、教師代表、教育界知名人士200餘人參加。縣委副書記郭遇春、縣長仵西居分別作重要講話;縣委、縣政府對1993-1994年度教育工作中湧現出的10個先進集體、百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9月13日 根據渭南地區機構編製委員會渭地編發〔1994〕014號、025號文件精神,經縣委、縣政府審定,縣編製委員會發出〔1994〕03號文件《關於縣級黨政群機構及直屬事業單位撤銷、歸並的通知》:撤銷縣委政策研究室,業務移交縣委辦公室(保留政策研究室的印章和牌子);撤銷縣委保密工作局,業務和人員移交縣委辦公室;保留縣委機要室,為縣委辦公室下屬副科級單位;撤銷縣委老幹部工作局,成立縣委老幹部服務中心,屬縣委組織部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保留縣委老幹部工作局的印章和牌子);將縣委黨史研究室由縣委直屬事業單位轉為縣委組織部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撤銷縣檔案局,保留縣檔案館,為縣委辦公室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保留檔案局的印章);保留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與政法委一套機構,兩個牌子;保留縣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和縣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一套機構,兩塊牌子,辦公室設在統戰部;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為縣委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掛靠縣委宣傳部;撤銷縣法製辦公室,業務和人員移交政府辦公室(保留縣法製辦的印章);撤銷縣信訪局,成立縣信訪辦公室,為縣政府辦公室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將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轉為縣政府辦公室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撤銷縣計劃委員會、縣物價局、縣統計局、縣重點項目建設辦公室、縣農業發展項目辦公室,業務和人員移交縣計劃統計局;撤銷縣教育委員會、縣科學技術委員會、縣科學技術協會,業務和人員移交縣教育科學技術局;撤銷縣農牧局、縣林業局,業務和人員移交縣農林局(保留縣林業局的印章和牌子);撤銷縣農業機械管理局,成立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為縣農林局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將縣多種經營辦公室由縣政府工作部門轉為縣農林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將縣農業區劃委員會辦公室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轉為縣農林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撤銷縣經濟委員會、縣二輕局(與縣城鎮集體工業聯社一個機構)、縣交通局,業務和人員移交縣工業交通局(保留交通局的印章和牌子,保留縣城鎮集體工業聯社機構);撤銷縣文化局、縣體育運動委員會、縣廣播電視局,業務和人員移交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撤銷縣科幹科,業務移交縣人事勞動局;撤銷縣技術監督局和縣計量檢定測試所,成立縣技術監督所,屬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將縣技術監督局行政管理職能移交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員移交縣技術監督所;撤銷縣土地管理局、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業務和人員移交縣土地建設環保局;將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轉為縣衛生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將縣勞動人事局更名為縣人事勞動局;將縣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名為縣計劃生育局;將縣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更名為縣經濟體製改革辦公室;撤銷縣商業局、縣物資局、縣糧食局,其行政職能移交縣商貿局;在原縣商業局、縣物資局、縣糧食局基礎上分別成立縣商業總公司、縣物資總公司、縣糧油總公司,隸屬縣商貿局(原縣糧食局行政職能暫緩移交);撤銷縣對外經濟技術協作委員會,其行政職能移交縣計劃統計局;在原外協委基礎上成立縣外貿總公司,隸屬縣商貿局;撤銷縣級機關行政管理局,分別在縣委、縣政府大院成立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為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逐步實行企業化管理;成立縣地方稅務局,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行政機構;縣級機關黨委按照黨章規定設置;保留縣委黨校、合陽報社,均為縣委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撤銷縣農業辦公室,成立縣農業發展辦公室,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撤銷縣水產局,其行政職能移交縣漁業工程建設指揮部,縣漁指和縣東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一套機構,兩塊牌子;保留縣金水溝大橋管理處、縣南蔡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均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南蔡開發區管委會與王村鎮政府合署辦公);保留縣解放南路招商區籌建處,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掛靠縣土地建設環保局;保留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為縣政府直屬副科級事業單位,掛靠縣計劃統計局;保留縣申都供水工程建設指揮部,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掛靠縣水利水土保持局;保留縣移民工作辦公室,為縣政府直屬副科級事業單位,掛靠縣民政局;保留縣殘疾人聯合會,為“半官半民”性質的事業團體、縣政府直屬副科級事業單位,由縣民政局代管;將縣目標管理責任製考評委員會辦公室由縣政府直屬副科級單位轉為縣人事勞動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保留縣老齡委員會辦公室,由縣政府直屬副科級事業單位轉為縣人事勞動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將縣政府駐西安辦事處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轉為縣政府辦公室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撤銷關中東雷抽黃灌溉工程合陽指揮部,保留東雷抽黃灌溉工程合陽縣管理處,由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轉為縣水利水土保持局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撤銷縣國有資產管理局,設立縣國有資產管理處,副科級建製,仍歸口縣財政局管理;保留縣蘋果中心,為縣農林局下屬正科級事業單位;保留縣棉花中心,維持原體製不變;撤銷縣勞動服務局和勞務交流中心,成立縣就業服務中心,屬人勞局下屬副科級事業單位,將原勞動服務局業務和人員歸並縣就業服務中心。縣級黨政群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改革後為:中國共產黨合陽縣委員會;合陽縣人民政府;合陽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合陽縣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合陽縣紀律檢查委員會;合陽縣人民武裝部;合陽縣人民檢察院;合陽縣人民法院。縣委工作部門(6個):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農工部、政法委(綜治辦);縣級機關黨委;人民團體(4個):縣總工會、縣婦女聯合會、團縣委、縣工商業聯合會;縣委直屬事業單位(3個):縣委黨校、合陽報社、精文辦(掛靠縣委宣傳部)。縣政府工作部門(21個):辦公室、計劃統計局、商貿局、工業交通局、農林局、教育科學技術局、財政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審計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司法局、人事勞動局(編委辦公室)、民政局、衛生局、計劃生育局、水利水土保持局、鄉鎮企業管理局、土地建設環保局、經濟體製改革辦公室、監察局(與縣紀委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縣政府直屬行政機構:地方稅務局;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9個):農業發展辦公室、東王開發區管委會(漁指)、金水溝大橋管理處、南蔡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解放路招商區籌建處(掛靠土地建設環保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掛靠計劃統計局)、申都供水工程建設指揮部(掛靠水利水土保持局)、殘疾人聯合會(由民政局代管)、移民辦公室(掛靠民政局);集體經濟組織(2個):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供銷〈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