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
比如說看魔術表演,不是魔術師有什麼特別高明之處,而是人們思維存在定勢,想不開,想不通,所以被魔術表演者迷惑了。比如人從紮緊的袋裏奇跡般地出來了,我們總習慣於想他怎麼能從布袋紮緊的上端出來,而不會去想布袋下麵可以做文章,下麵可以裝拉鏈。
在生活的旅途中,很多人總是經年累月地按照一種既定的模式運行,從未嚐試走別的路,這就容易衍生出消極厭世、疲憊乏味之感。因此,不換思路,生活也就乏味。
很多人走不出思維定勢,所以他們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結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也許可以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奇跡。從舞劍可以悟到書法之道,從飛鳥可以造出飛機,從蝙蝠可以聯想到電波,從蘋果落地可悟出萬有引力……常爬山的不妨去遊泳,常跳高的不妨去打球,常劃船的不妨去駕車,換個位置,換個角度,換個思路,也許我們麵前是一番新的天地。
富有好奇心、廣納意見的人,能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就是同理心。同理心不是同情。同情是對人的憐憫,同理心則是與別人共同體驗某種情感,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
問自己幾個問題:
如何讓我的朋友喜歡我?
如何讓我的伴侶喜歡我?
如何讓我的父母喜歡我?
如何讓老板或員工喜歡我?
寄人籬下是什麼感覺?
無家可歸、向人乞討是什麼感覺?
一個青春少年,一個幼小孩童或一個耄耋老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找出一個與你觀點不同的人,站在他的角度觀察這個世界幸運的人明白,無論他們考慮得多麼周詳,總會有人的觀點與他們不一樣。“我沒想到呀”、“我明白你的意思”、“換個方法如何?”這些都是幸運者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