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被押到,高祖問他:“是你叫淮陰侯(韓信)謀反嗎?”蒯通回答說:“是的,我一再地指教過他。那小子不用我的策略,所以使自己在這裏遭到滅三族的大禍。假若那小子采納了我的計策,陛下怎麼能夠抓住他而且滅他用的族呢?!”高祖惱怒地說:“烹了他!”蒯通說:“唉,烹我冤枉啊!”高祖說:“你教韓信反叛我,有什麼冤枉的?”蒯通回答說:“秦朝的法紀失效,山東大亂,異姓諸侯一齊起義,英雄豪傑鳥鵲般地彙集起來。泰國失掉了鹿(帝位),天下人一起追捉它,路得快的獵手首先得手了。盜蹠的狗吠咬堯,堯並非不仁,狗照例要咬不是它主子的人。那時節,我唯獨眼中有韓信,沒有陛下呀。再說那時天下擁有精兵銳將想幹陛下所幹的事的人很多,他們沒有如願,隻是因為力量不夠罷了。對這些人又可以全部烹掉麼?”高祖說:“放了他。”於是免了蒯通的罪。
蒯通教韓信謀反的事,發生在垓下之戰消滅了楚霸王項羽,韓信統兵攻占齊國七十餘城,占領山東、河北大片土地之後,當時天下大局已定,漢家兵權大半掌握在韓信手中。應該說蒯通選擇的時機是恰當的。然而,在封建社會中,並非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成就一統天下帝業的,韓信的猶豫不決就說明了這一點。而臨終之言又險些葬送了一位謀士的性命。麵對劉邦的責問,蒯通沒有抵賴,不僅全部認帳,還繼續推論:“韓信如果聽了我的話,哪裏會死在你的手裏!”此論如火上澆油,劉邦要“烹他”,他大歎一聲,直呼“冤枉”。劉邦反駁他,他就用十分坦率的直言進行自我辯護,“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當是之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這是為什麼要替韓信出謀劃策的原因,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且天下精銳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烹之耶?”說的是秦末的史實,並由此委婉地表達了受烹的冤枉。可以說站在曆史主義立場上的蒯通,有恃無恐,理直氣壯。從尊重曆史的角度立論,自我辯護,蒯通逃脫了被烹的命運。
由此可見,直言辯護應選準恰當的角度來征服對方,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4、反客為主,占據主動
在某些場合,你可能會遇上這樣的情形:那就是你為客方,但形勢所逼你不得不成為主方才能占據主動,這時,你該怎麼說話呢?也許有的人會強詞奪理,認為咄咄逼人就是最好的原則,其實,這樣做是極其錯誤的。這樣很容易給人留下你外強中幹的印象,對你的社交活動的影響是負麵遠遠大於正方的。
那麼,在這樣的場合下如何說話才會反客為主呢?這也是口才學中的難點之一。
諸葛妙語:
在諸葛亮孤身一人出使東吳,在東吳的宮廷之上舌戰群儒,其中有一段話是對東吳的名士薜綜說的。
薜綜:“(你認為)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曹操是漢朝的竊國奸賊,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你又何必再問我?”薜綜:“你的話錯了。漢朝傳承至今,它的氣數已盡。現在曹操已經擁有天下的三分之二,且(在他的治理下)人民都心甘情願地歸附於他。而劉備卻不能夠識別大勢所趨,(拿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兵力)強行與曹操爭奪天下,就如同拿一個雞蛋去與石頭相碰,又怎麼能夠不失敗呢?”諸葛亮厲聲說道:“你又怎麼能夠說出這樣無父無君的荒謬話呢?每一個人生於天地間,應該以忠誠孝道作為立身活命的根本。你既然作為漢朝的臣子,如果看到有對漢朝不忠誠的人,就應該立誓和別人一樣去消滅他。曹操的家族世代都是拿著漢朝的俸祿,不去想怎麼報效漢朝,反而懷著造反作亂的心思,這也是天下人都恨他的原因;你現在卻說天數應驗在他的身上,真是一個無父無君的人啊!我(這樣的人)不願意與你這樣的人說話,請你不要再說(這樣的無父無君的話)了!”
在這裏,諸葛亮需要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扭轉局勢(一人對眾人),進而掃清他最終說服孫權的障礙,形勢逼使他不得不迅速解決戰鬥,在對方的地麵上反客為主,占據主動。於是他采用了“厲聲”(請注意,這裏的“厲聲”不是強詞奪理,而是以雄辯為依靠的,這一點很重要)說話的方式,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時也是對對方可笑立場的一種堅決反擊,表達了自己決不投降的態度,給東吳各位謀士一種強烈的震撼,讓他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主張是否站得住腳。說話時能得到這樣一種結果,這就是一種很大程度上的勝利!
古為今用:
反客為主的原意是: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在兩個人或一人對多人的辯論賽中,主辯者處於被動是賽場上非常常見的,一旦把握不好,往往就是他敗北的先兆。辯論中的反客為主,通俗地說,就是在辯論中變被動為主動。這裏僅以技法理論結合對實際辯例的分析,介紹幾種反客為主的技巧。
(1)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辯論中來。例如,在一場關於《知難行易》的辯論中,有這麼一個回合:
正方:對啊!那些人正是因為上了刑場死到臨頭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嚴,可謂“知難”哪,對方辯友!(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