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擔任紅15軍團78師參謀主任的趙啟民回憶說:“逮捕劉誌丹同誌是10月1日殲滅了東北軍一一〇師後,6日就以指揮北線作戰為名騙到瓦窯堡秘密逮捕入獄的。劉誌丹同誌在去瓦窯堡途中遇到給軍團部送信的騎兵連通信員,通信員就把信給劉誌丹同誌,誌丹拆開一看,是逮捕包括他在內的幹部名單。誌丹看完後把信交給通信員,對通信員說:‘你們把信送到軍團部去,就說我到瓦窯堡去了。’劉誌丹同誌以大局為重不顧個人安危,挺身到瓦窯堡,擬向中共陝甘晉省委陳述意見,到瓦窯堡後飯都沒有吃,即去省委,到省委未及開口就被逮捕,連他帶的通信員也被逮捕入獄。”根據趙啟民的回憶,劉誌丹是10月6日被逮捕入獄的。
曾經擔任西北軍委書記(也稱主席)的聶洪鈞在《劉誌丹同誌冤案的產生》一文中回憶說:“勞山戰役後的第三天,收到省委的來信,說後方永坪鎮已經逮捕了幾個人,根據他們的口供,揭出劉誌丹、高崗、楊森、習仲勳、劉景範等很多高級領導幹部都是右派反革命,並有很多的陰謀活動準備。省委指令我們在前方立即逮捕劉、高等人。對於省委來信所言,我相信是有可能的,但因事關重大,未敢馬上逮捕。隨即和徐海東、郭述申商量,我們感到:既然省委來信,就該執行,但考慮事態嚴重,‘亂子’太大,不敢輕舉,而且我們從繳獲的敵人的電文中得知中央紅軍已經到達秦州,為避免萬一弄錯,最好還是請中央來到後解決。送出報告後,省委緊急來信,強調指出:劉、高等右派反革命問題,省委已有嚴密的考慮與決定,不日將派郭洪濤來前方傳達,並協同解決。結果來的不是郭洪濤而是程子華。”聶洪鈞回憶說:“經過反複商量,最後確定:分開劉誌丹、高崗,將劉誌丹調到後方主持軍委工作,以防變亂,並便考查。不想,劉一到後方即遭逮捕。”在這裏,聶洪鈞的回憶與程子華的回憶,雖然稍有出入,但逮捕劉誌丹一事發生在程子華到達甘泉縣王家坪之後卻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就有必要對程子華到達甘泉王家坪紅15軍團軍團部所在地的時間進行考證。
前已述及,徐海東等率紅15軍團主力是經過3天的“急行軍”才到達王家坪一帶的,而程子華等在永坪得到勞山戰役勝利的捷報當在10月3日。如果程子華從10月4日起動身趕往甘泉王家坪,而且他又是“睡著擔架”到了前方的,那就至少需要4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他是10月7日才能到達王家坪的。劉誌丹如果從次日離開王家坪前往瓦窯堡(這時中共陝甘晉省委駐地已由永坪遷往距其尚有30公裏之遙的瓦窯堡),最快也需要2天時間。也就是說,劉誌丹應該是10月9日或10月10日在瓦窯堡被捕的。
@@二、劉誌丹被昭雪釋放的時間
1935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在吳起鎮召開。會議討論了部隊工作、行動方針及常委分工問題。會議決定,保衛局負責人由常委同誌兼,王首道為副。10月30日,中共中央機關離開吳起鎮,並於11月2日到達中共陝甘邊特委所在地下寺灣(今屬甘泉縣)。11月3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在下寺灣召開,“聽取陝甘晉省委副書記郭洪濤和西北軍委主席聶洪鈞關於陝北蘇區、陝北紅軍及其作戰情況的彙報。”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在下寺灣召開了會議,會議討論中央對外名義和組織分工等問題。毛澤東在會上發言說,“對外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央政府辦事處的名義較適當,公開使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名義可在打破‘圍剿’之後再定。”會議決定“成立由董必武為主任的西北中央局黨務委員會。負責審查西北根據地的肅反工作”。西北中央局黨務委員會由董必武(主任)、王首道(保衛局負責人)、張雲逸(代表軍委)、李維漢(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郭洪濤(中共陝甘晉省委副書記)5人組成,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秦邦憲(博古)指導下工作。
11月4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率紅一軍團南下道鎮(今屬甘泉縣)一帶,與紅15軍團會師,部署直羅鎮戰役。張聞天、秦邦憲、劉少奇、鄧發、何克全(凱豐)等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北上,並於11月7日到達瓦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