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閉門思過(2 / 2)

不多久,宋齊丘輕聲問道:“陛下,蕭大人僅憑一個屬下看到一道黑影離開我府,就認為這秦非是我府之人,然後認定老夫為背後主使,隻怕有些武斷吧?”

李璟將目光轉向蕭儼。

蕭儼跪在地下,高聲稟道:“陛下,林楓林大人力主變革以來,已經接連兩次遇刺,現在參與變革的廖居素廖大人又被人故意陷害,背後主使人必定是變革過程中的權利、利益受損嚴重者,必逃不出當朝權重而失勢的大臣;刺殺林大人所需費用達十萬貫,這絕非一般人可以出得起;再者,林大人第二次遇刺和廖大人遭陷害背後出頭人均為那名叫秦非的年輕人,我大理寺人手親眼看見秦非從宋府離開,這一切正說明幕後主使人就是宋齊丘!”

宋齊丘依然一副雲淡風輕的神態,辯道:“蕭大人依舊全是推測之言。此案的關鍵就是那名叫秦非的年輕人,蕭大人可否將那秦非拿來,當場對質,以證宋某清白?”

蕭儼氣勢頓時有些受挫,開口說道:“大理寺圍捕行動中,秦非已在眾人麵前親口承認,是他出麵聯係北方‘無雙會’行刺林大人,最後,被圍住的秦非一見事情敗露,立刻自絕。陛下,微臣請求立即查封宋府,盤問宋府下人,搜尋作案證據!”

蕭儼這麼一說,宋齊丘倒不說話了,隻是向李璟叩頭,兩行清淚順臉頰而下。

說心裏話,李璟剛開始也覺得蕭儼的證據有些不足。但在他內心深處,他以前對把控朝堂、善於弄權的宋齊丘有些不滿,要不然也不至於此前兩次下放宋齊丘到地方當節度使了。特別是變革以來,以宋齊丘為首一幹人一直站到了朝廷的對立麵上,這一點讓李璟尤為惱火。因此,李璟才穩坐在禦座上,靜看宋齊丘、蕭儼兩人辯論。

不過,宋齊丘這麼一表演,李璟也覺得蕭儼的要求過火了,人家好歹也是兩朝老臣,功勞怎麼也有幾把了,這樣子就直接抄家封府有些太讓人心寒啊!

這時,樞密副使魏岑搶出班列,大聲奏道:“陛下,宋大人一生忠心為國,殫精竭慮,德高望重,若僅憑一些沒有真憑實據的臆想推測即如此行事,微臣認為絕非穩重持國之舉,委實不妥!”

他這一起頭,樞密副使查文徽、李征古,還有許多宋黨人士紛紛跪倒在地,或斥蕭儼行事武斷,或為宋齊丘喊屈。

李璟心中也有氣,坐在那裏就是不吭聲。

這時,宋齊丘再度叩頭,語帶泣音,大聲奏道:“陛下,老臣自輔佐先皇以來,深沐皇恩,方以一介書生而至今日之厚祿。四十年來,老臣時時不敢忘國,日常修身養性,如今卻徒惹懷疑,想來自身必有不當不足之處,老臣請求陛下允許老臣閉門留府,反思過錯!”

宋齊丘這麼以退為進地一說,李璟反而有些為難了,立刻開口說道:“宋卿過慮了!朕相信蕭大人如此提議也是想證實愛卿之清白。此前,宋卿曾上書以年邁為由請求致仕,朕未曾答應。考慮到宋卿年事已高,即日起在府上休養一段時間也好。但朕聲明,這絕非讓愛卿閉門思過!”

隨後,李璟斥令蕭儼重查證據,快速破案,然後拂袖轉身而去。有幾個還有奏章稟報的朝臣還未得及開口,李璟已經走得沒影了。

滿堂朝臣依舊互相看看,沒有一個人動彈,心中都在琢磨這皇上對宋齊丘、蕭儼兩人各打五十大板,這到底是什麼意圖?

特別是對宋齊丘的處置,自古以來,朝官七十歲致仕,這宋太保今年六十三歲,這在動輒八十歲還不肯主動致仕的各朝各代,都是仕途正盛的大好歲數啊。

宋齊丘倒也瀟灑,站起身來,率先走出殿去,但這一次,沒有一個朝臣跟在他的後麵離去。在初升的晨曦中,宋齊丘有些佝僂的背景拉出很長的影子,顯得煞是孤單,甚是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