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二)(2 / 2)

說到行,微臣想多說幾句。行,一個方向是用來行的道路,微臣擬首先研究出一種可以速凝、凝後非常堅硬的物質鋪作路麵,可以迅速普及全境,不僅讓百姓出行可以非常方便舒服,而且可以建成軍事戰略大道,十分便利境內軍隊調動!”

在這裏,林楓是準備將後世的水泥給鼓搗出來。其實,水泥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國秦安大地灣人,他們鋪設了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麵。不過,林楓想借用的是後世古羅馬人的弄法:使用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已經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

“還可應用於軍事?”李景遂好奇地問道。

“當然。如果我們可以在重要的城市用這種物質建築城牆,敵人砸過來的石頭撞不爛,射來的箭弩穿不透,而這時,我們坐擁強弓硬弩,有遠射的槍,敵人焉能不敗?”林楓繼續宣揚水泥的用途,努力挑逗刺激著李景遂。

“啊,那這種物質容易發明出來嗎?”李景遂有些坐不住了。曆來作戰,無非是攻和防,如果因為兵器司的發明,己方攻的水平上去了,現在若再有了民生司的這種物質,那防的水平也上去了,作戰獲勝豈不是指日可待嗎?

“很容易!其實它的原料隨處可見,就是一種特定的石頭,金陵城旁邊的群山中就有這種山石,非常容易發明出來。”林楓故作神秘地說道。

當然,水泥一般是用來作房屋建築用的,但林楓想在先期保持一種神秘感,將水泥作為軍事戰略物資看待,努力拖延其蔓延的速度,讓己方多一些時間,多一些先發優勢。

“改善行的另一個方向,就是行的工具。微臣經常乘坐馬車,雖然很方便舒服,但速度一快,就異常顛簸,噪聲也較大。微臣聽聞南方海外有一種物質,稱為橡膠,本身具有彈性、也不透水,微臣就想,如果將這種物質包在馬車車輪外麵,與地麵的摩擦變小,可以增進速度,減少顛簸;同時,在車身上引入鋼鐵部件,加上可伸縮的彈簧裝置,減少車行中的衝擊力,相信這樣的馬車坐上去一定會更加舒服!”林楓手裏一麵比劃著,一麵說著。

李璟、李景遂看林楓的眼光就有些異樣了,這些林楓都是怎麼想出來的,大到國計民生能想到,小到一個馬車部件也能想到?

林楓的話可沒有停,又開始忽悠李景遂:“其實,坐得舒服隻是這種馬車很微小的作用,關鍵是它的速度可以加快,我們的商業、出行方麵的工作效率都可以借此而加快。

當然,這還隻是新型馬車的民間運用,其實這樣的馬車在軍事上作用更大。齊王,請您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士兵乘上這樣的馬車,可以搶在敵人前麵趕至目的地,率先建立防禦陣地,或者搶先發起進攻,士兵還很好地保存了體力,我們等於先勝一半啊!即便敵方為騎兵,我們也還可以將車子圍起來作為臨時的堡壘,阻敵馬騎,同樣也多了一些勝算啊!”

“好好好!”李景遂不禁撫掌大歎,一副恨不得林楓現在就弄出這樣的馬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