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舉賢不避仇(2 / 2)

用大家口頭相傳的一句俗語來形容,這李家和嚴家在一直風平浪靜無甚大事的南唐就是“家族世仇”啊!從這一點來講,魏岑這個時候蹦出來提到這個死結,正是在搞政治投機,想換個角度顯示自己的忠心,猛拍李璟的馬屁啊!

就在滿殿沉寂、李璟沉思的時刻,林楓看不下去,挺身而出,這都是啥年月的陳芝麻爛穀子啊,整這景兒有意思沒?

林楓朗聲奏道:“陛下,微臣認為魏大人此議不可!

自古以來,舉賢不避親,舉賢不避仇。昔,晉之祁黃羊不避仇,向晉平公舉薦仇人解狐為南陽令;昔,漢之陰興不避與己有隙的張宗、鮮於裒,隻因其所長而推薦其任官!二者皆成千古美談,盡顯古人之胸襟!

今,陛下開天辟地主持變革,不論出身門第,不論男女性別,擢選天下之英才,豈能因為二十年前之些許舊事而劃去一賢?豈不令已選之英才心有惴惴?令未至之英才心生遲疑?

微臣奏請陛下能以嚴若峰為典型,不記舊仇,盡棄前嫌,示天下英才以寬廣胸懷和豪邁氣魄,何愁天下英才不呼號影從?”

林楓氣勢凜然的話語一講,李璟臉色稍霽。

魏岑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戰場仇寇,豈可輕言仁慈?事過二十載,隻怕嚴家心中仇怨益重,斬草不除根,他日必成大患!隻怕遺滓泛起,徒惹波瀾!”他這是在提醒李璟,你提拔了一個嚴若峰,不怕其他前朝失意者紛紛騷動嗎?

聽到這話,李璟臉色又慢慢地冷了下來。

林楓也不示弱,大聲疾呼:“嚴若峰,宰相之後,肯埋頭田間,謀大唐農業之根本,足見其向誠向善之心!

變革者,是集天下謀變之心,謀變之力,方可成大事。若以些許原因拒人才於千裏之外,而最終無人才可擢!若以敵意待他人,則天下無不是敵人!”

這時,周宗出列,顫聲奏道:“陛下,老臣認可林大人之議。

古有名訓,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縱觀曆史,凡雄材大略終成大事者,皆胸懷廣如山,闊如海,往往轉首即可視昔日之仇敵如兄弟,老臣認為如今陛下銳意變革,胸懷已不輸史上任何一位皇帝,豈會在意些許個人?且我唐日盛,雄圖待展,變革大勢已成,既使有些許遺滓,也必如以卵擊石,能奈我大唐何?”

倒底是老大人,一開口就連捧加激將法,隻要自己強大了,還怕什麼不足一慮的敵人啊?

李璟神情慢慢緩和下來了,伸手止住了欲要再言的魏岑,開口說道:“三位愛卿,且莫再費口舌!朕決定了,嚴若峰依舊入選名單,此事不得再議!為感謝諸位考官為國掄才辛勞,朕今午宮中設宴款待!退朝!”

一說完,李璟直接起身走了。魏岑恨恨地一揮袖,冷著臉走了。

林楓與周宗相視一笑,與各位考官一起趕至了尚書省,找了一個輕靜地方,一麵商議掄才大典後續的諸多事項,一麵等候宮中禦宴。

不用說,這場禦宴自然是歡欣不盡,君臣之間好是熱鬧,暫且略過。

當天晚上,當林楓陪著一幹考官轉戰超級市場二樓,繼續大肆歡慶之時,一場密談在魏岑的書房展開,密談的對象正是林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