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割袍斷義(2 / 2)

李穀輕輕打馬,驅馬趕至護城河前站定,下馬抱拳禮道:“不知韓兄弟有何話講?”

韓熙載將手中的酒杯高舉至頭頂,顫聲說道:“韓某平生承蒙李兄照顧,銘謝於內,此生永遠愧對兄長!今日濁酒一杯,寄托韓某的愧意,祭奠我們的友情!”

說完,韓熙載將酒杯一傾,將杯中酒灑落城下。李穀嗓子一哽,眼角濕潤起來,無語地望著這位老兄弟,悲涼之意泛上心頭:大國情仇,豈是他們可以改變的?!

韓熙載將空酒杯扔至身後,拔出了腰中佩劍,左手拎起下垂的衣襟,佩劍輕輕一劃,割下了一小片衣襟,拎在了手中,高高舉起,雙眼緊閉,揚聲說道:“李兄,你我友情冰清玉潔,天地可鑒,但你我兩國交戰,從此已是敵人,兄弟厚顏率先割袍斷義,你我從此是陌路!”

說完,韓熙載輕輕一拋,那片衣襟在空中翻轉了兩下,慢慢下墜,悠悠地墜入了護城河中。

李穀癡癡看了一眼那片漾在水麵的衣襟,狂嘯一聲,拔刀出鞘,劃下一片軍服,順手拋出,跳上了馬轉身就走!

《世說新語?德行》曾載,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嚐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這就是“割袍斷義”一語的由來,後多用於朋友絕交,或者指與看不起的人斷絕來往。

韓熙載當眾割袍,正是要表明他的決絕,也表達出他誓與壽州軍民死守城池的決心。

韓熙載看著李穀離去的佝僂身影,猛然咳嗽了兩聲,人轉身後撤,但一時心防失守,雙腳一軟,人從空中栽了下來。一直緊盯著他的林楓與風驚雲齊步上前,將跌下來的老韓用力抱住。

“韓大哥,你這是何苦來著?”林楓痛惜地輕聲問道。

韓熙載掙紮起身,走到雉牒處,眺望著李穀遠去的背影,輕聲說道:“我必須逼自己這樣做!我不能接受自己要與故友拔劍相對,更不能因為我個人的緣故,給你留下日後被人攻訐的把柄!”

林楓慨然長歎,與史虛白上前,一起將韓熙載勸離了城牆,並輕聲吩咐風驚雲將兩個細作放下來。

恍惚著回到中軍帳的李穀坐到了帥位上,低頭不語。

“李帥,末將請求率兵攻城!”史德統上前一步,叩頭吼道。

李穀被驚醒,茫然地看著史德統。

史德統大聲奏道:“我軍上下氣憤填膺,氣勢如虹,正是借勢攻城的大好時機!”

趙匡胤上前了一步,想說話卻止住了,人又退了回來,與其他將領一齊看著李穀。

李穀輕輕搖頭,緩緩說道:“史將軍請起!我軍攻城機械未齊,倉促攻城,正好中了林楓的奸計!本帥決定,全軍各城暫不攻擊!攻城準備充分之時,即為大軍全麵進攻之日!”

史德統站起身來,轉回班列,默然不語。

此時,已多日不見的太陽跳出了雲層,將兩軍對壘的蕭殺氛圍擊散了一些。

九月二十九日早上起,壽州城上下的戰場暫時陷入了大戰前的冷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