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陝西廣告業的發展概況(1 / 3)

作為一種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廣告業,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20年來,隨著我國廣告事業的蓬勃發展,人們對廣告、廣告產業的認識越來越深入。

廣告(Advertise)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並消耗一定的費用,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廣告的英文原義為“注意”、“誘導”,即“廣泛告知”的意思。廣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廣告包括非經濟廣告和經濟廣告。非經濟廣告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廣告,如政府行政部門、社會事業單位乃至個人的各種公告、啟事、聲明等。狹義廣告僅指經濟廣告,又稱商業廣告,是指以盈利為目的的廣告,通常是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溝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業占領市場、推銷產品、提供勞務的重要形式。廣告不同於一般大眾傳播和宣傳活動,主要表現在:一是廣告是一種傳播工具,是將某一項商品的信息,由這項商品的生產或經營機構(廣告主)傳送給一群用戶和消費者;二是做廣告需要付費;三是廣告進行的傳播活動是帶有說服性的;四是廣告是有目的、有計劃、連續的;五是廣告不僅對廣告主有利,而且對目標對象也有好處,它可使用戶和消費者得到有用的信息。美國廣告主協會對廣告下的定義是:“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其最終目的是傳遞信息,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之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獲得利益。”廣告產業是以廣告活動為核心而形成的係列產業環節的有機組合。是指報紙、期刊、戶外路牌、燈箱、櫥窗、互聯網、通訊設備以及廣播、電視、電影等媒介上為顧客策劃製作的有償宣傳活動,具體包括廣告策劃、廣告發布、宣傳、展示活動、廣告代理、流動廣告和廣告宣傳品的發布活動等。但是,獨立的影像、錄音節目的製作,專門設計的三維電腦動畫活動,廣告宣傳品的印製、郵寄,廣告模特的活動,獨立的公共關係的服務,獨立的市場調查活動都不在廣告產業的範疇。

從上述廣告和廣告產業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廣告產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它包括了廣告主、廣告公司和廣告發布者(即傳媒)三大產業鏈,而傳媒則是廣告產業的關鍵環節。廣告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發育程度、科技進步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和社會文化質量的重要反映。廣告行業是與市場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智力勞動密集型產業,任務是向社會提供信息與傳播的創意性服務。廣告融合了傳播學、市場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涉及的品牌、管理、媒介等各方麵的知識,並集設計、製作能力於一體。廣告行業作為智力勞動密集型產業,集中了最優秀的策劃創意人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陝西廣告業起步於1964年的西安。當時有一大批廣告人前往上海學習,回來後從事廣告工作,後來帶動了蘭州、烏魯木齊等西北城市廣告業的發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廣告業停滯。

1978年,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陝西廣告業開始複蘇。但陝西廣告業真正意義上的興起是從90年代開始的。20多年來,陝西廣告業保持了較為快速發展的勢頭。近幾年來,營業額年均增長近12%,西安地區營業額增長始終保持在25%左右。截至2006年底,全省廣告企業有3600多家,全年廣告經營額25個多億,在全國廣告業排名中位居十二,全行業從業人員發展到2.5萬多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質量、服務門類和媒介種類較為齊全、為社會全麵提供經濟信息服務的重要產業。同時,在策劃創意、製作工藝、新技術應用、媒體開發等方麵也都獲得了一定進步,廣告業成為陝西經濟各行業中市場化程度較高、增長效益較好的行業之一。

陝西廣告業的發展,大約可分為電視報道時期、欄目代理時期、多元媒體時期。

一、電視報道時期(1990-1995年)

從改革開放開始到90年代初,陝西廣告業經過十年的緩慢發展,已步入電視報道時期。90年代初的陝西廣告業,主要有電視媒體廣告、戶外廣告、紙質傳媒廣告。其中電視廣告份額較多,報紙廣告剛剛起步,戶外廣告零星點綴。當時,視頻彩色圖像技術的應用和產品普及,給剛剛走過聲響時代的國人以極大的刺激,看電視成為很時尚的生活方式。陝西電視台、西安電視台、寶雞電視台和各地方台都有廣告。但電視廣告無論是創意還是製作皆非常簡單粗糙,常常是電視對產品的報道。而紙質傳媒僅有《陝西日報》、《西安晚報》兩個媒體。戶外廣告紅極一時的是人民劇院前麵立有幾塊較大的廣告牌——“505”神功元氣袋和三八婦樂。

廣告公司有亞太廣告公司、大廣廣告公司、利奧廣告公司、南洋廣告公司、黑馬廣告公司。仿效廣州的白馬,陝西廣告公司當時“馬”很多,除了“黑馬”外,還有“金馬”、“藍馬”、“馬柯”等。“亞太”當時在《西安晚報》上策劃發布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性廣告,讓消費者大開眼界。“大廣廣告”在戶外擁有很多資源。“馬柯廣告”做戶外也很厲害。“南洋廣告”從海南殺回陝西,靠獨家承包代理五路口環形天橋廣告迅速崛起。“利奧廣告”、“黑馬廣告”則在電視媒介上大顯身手。

這些陝西廣告業的先行者,帶動了一大批行業追隨者。況且西安具備良好的土壤條件,包括西安美院在內的西安各大高等院校輸送大批富於激情的優秀大學生,他們中許多人奔到南方後,很快成為行業著名人物,像陳紹華、韓家英等等,激勵著更多的大學生進入到廣告設計行業。

到了1993年,陝西廣告界的從業者經常在一起比稿。通過比稿,大家互相學習,不斷提高。廣告公司之間比較的就是誰家的策劃案好,誰家的設計稿棒。文案就靠一隻筆,設計師全靠手繪,設計師最好的設備就是一台氣泵,幾個噴槍,畫板、丁字尺和畫筆顏料。那時的戶外廣告全靠手繪,字體無論大小全是手寫,一般的設計稿盡量色塊簡單明了,超級寫實的畫麵越少越好。

這一時期,廣告公司已經基本通過媒介而逐漸分野。最有代表性的有以黑馬、華圖為代表的主營電視媒體的廣告公司,以大廣、馬柯為代表的主營戶外廣告的公司,還有以亞太、南洋、世經、利奧四大公司為代表的以策劃創意見長的綜合代理廣告公司。各廣告公司之間比拚的是真正的策劃創意實力,大家相互遵守著15%媒介代理費和5%—8%策劃設計費的遊戲規則,所改變的不過是新人另立山頭或者人力資源的搶挖和流動。

西安市第一塊電腦噴繪戶外廣告,是南洋廣告公司在南大街蝴蝶大樓對麵給沙棘飲料廠的冰激淩品牌“新意達”豎起的一塊電腦噴繪廣告。此廣告在江蘇製作,價格十分昂貴。雖說畫麵像素很粗,隻可遠觀,不能近看,但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先進。到了1994年、1995年,陝西陸續出現電腦設計廣告。《陝西廣播電視報》也加入到報紙媒體廣告行列。《陝西廣播電視報》廣告常常排到幾個星期之後。《西安晚報》在那時受政策限製不能隨便擴版,因此版麵有限。恰逢市場經濟初潮,廣告需求量大增,於是每天廣告版麵緊張。下午三四點鍾,每個廣告公司的媒介負責人都得盯到報社,求爺爺告奶奶,央求照顧版麵。就在這時,《三秦都市報》悄然崛起,成為繼《陝西日報》後又一支生力軍。與此同時,陝西廣告業和傳媒業發生了一件重要事件,1995年元月由華聖集團投資創刊了《華商報》,又很快成立華聖廣告公司,培訓電腦設計師,從此電腦平麵設計進入陝西廣告行業,廣告創作從此進入劃時代時期。創意設計思維大大豐富,設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另外,陝西房地產業的興起和迅猛發展,有效促進了廣告業的成熟和分化。

這一階段陝西廣告業的主流現象是廣告公司之間遵循簡單的遊戲規則,能夠保證基本的媒介代理利潤空間。大家暗自較勁的是公司實力——策劃創意人員和廣告設計師的功力。但隨著《華商報》的悄然誕生,市場的暗流開始湧動,競爭格局在默默變化。

二、欄目代理時期(1996-2000年)

廣告行業的低門檻高利潤,促使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分化,吸引越來越多的新投資者進入。而現實的狀況是陝西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限,本地缺少實力製造業品牌,對廣告業的營收增長缺乏實質性支撐。於是,在原有遊戲規則下,廣告公司的競爭開始加劇,業務分化嚴重,大部分廣告公司業務不飽和,日子越來越難過。

電視廣告在這個時期增長加快。西安電視台業務增長迅猛,壓過陝西電視台,特別是西安電視二套(俗稱鴿子台),比較來說收視率極高。廣播媒介方麵,西安音樂台以新穎的契合聽眾脈搏的節目主持人製,以廣告的交流感、流動性、意境性、兼作性、無限性、全麵性,成為西安廣播媒體的領頭羊,迅速改變了此前人們對於廣播媒體老化的印象和看法。此後西安交通台以流行歌曲與交通節目相融合的新穎形式,使廣告覆蓋整個陝西。省廣播電台也不甘示弱,開發廣播廣告,僅戲曲頻道廣告年營業額就高達上千萬。此時,《西安晚報》還是以老大自居,我行我素。《三秦都市報》廣告量逐年上升,越辦越好,其“新青年”專刊影響頗盛。《華商報》堅定不移,努力貼近百姓,踏實為市民服務,大膽贈報贈閱,加大廣告價格彈性,吸引廣告客戶和廣告代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