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陝西民間美術業發展策略與措施(1 / 3)

一、發展策略

陝西民間美術如廣袤的沃野,蘊含著無限的文化生長空間和市場拓展空間。如何運用科學思路,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挖掘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經濟價值,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民間美術產品,需要製定到位的開發策略。

(一)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策略

開發陝西民間美術產品,發展民間美術業,必須采取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策略。一是要加大對優秀民間美術業的搶救、保護力度,製定保護民間美術業的法律法規,處理好民間美術保護與開發、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堅持保護為先,保護中開發原則,既要反對過度的商業性開發和片麵強調經濟效益的掠奪式開發,也要反對“死保”的觀念,使民間美術產品的開發、產業的發展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二是要依托陝西獨具特色的民間美術資源,走邊保護、邊開發的道路。要合理開發,有序開發,理智開發,切忌以創新、開發為名,受經濟利益驅動,盲目求新、求變,使其失去傳統特色、本土特色。保護好陝西民間美術寶貴資源,才能更好地傳承陝西文化精神,為開發新的民間美術產品積蓄力量。

(二)建立創新機製策略

創新是解決民間美術產品開發必由之路。建立陝西民間美術產品開發的創新機製,需要培養兩種創新能力:體製創新能力、藝術創新能力。在兩種創新能力中,體製創新能力是前提。體製創新能力的培育,是加快民間美術業發展的突破口;體製創新能營造有利於民間美術產品開發的市場環境,通過有效政策的實施,才能培育企業自主開發能力,個人自主創新的激情。體製創新能力的培育應從以下幾方麵著手:一要充分利用我省大專院校多,人才優勢明顯的先天條件,整合資源優勢,創新機製,與有條件的大學合辦、創辦文化產業基地,借雞下蛋,解決民間美術業資金短缺、人才缺乏問題。二是要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生產促科研,以科研促發展,產、學、研相結合的新機製。三是要破除思想障礙和體製障礙,建立科學合理的民間美術管理體製,加快民間美術業立法進程,逐步實現政府對民間美術管理職能的轉變。

藝術創新能力的培育,是提升民間美術產品內涵和價值的必要手段。文化藝術貴在創新。陝西民間美術業千百年來得以傳承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曆代民間藝人、民間大師的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因此,培育藝術創新能力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藝術創新能力的培育應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一要緊緊抓住市場機遇和政策機製支持,樹立以藝術創新主導市場、引領市場的觀念,創造既保留傳統特點,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生活需要的產品。二要對現有民間美術產品進行全方位的整理、審視、改造,適應市場,適應現代人的生活審美需求。三要充分挖掘現有民間美術產品的內涵,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對其進行再創新,再提升,使陝西民間美術產品永遠出新,永遠充滿活力。

(三)品牌帶動策略

長期以來,傳統民間藝人在經營管理上缺乏市場運作和品牌營銷觀念,民間美術的品牌創建和品牌管理成為當前陝西民間美術產品開發的核心問題。加大品牌研究的力度,打造陝西民間美術品牌延伸與發展體係,一要發揮我省民間美術名人、名師的品牌效應,堅持麵向市場、麵向大眾,推動產業品牌體係的延伸與發展。二要堅守現有品牌質量,實現規模化生產。在鞏固現有三級品牌體係的基礎上,延伸我省民間美術品牌體係,擴大品牌效應。重點扶持已在國際、國內有知名度的民間美術企業和產品,推介各地有特色、有實力、有國際影響的民間美術精品。用現代新技術、新材料,提升、培育、推廣文化內涵深厚、實用功能強的產品,創造新品牌。

(四)特色發展策略

品牌帶動需要把抓特色放在首位。特色是民間美術產品打開市場的敲門磚,特色是民間美術業壯大發展的鋪路石。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以特色贏市場是陝西民間美術業發展的重要策略。陝西民間美術業走特色發展之路,一要優先開發市場需求旺盛、競爭力強、關聯作用大的美術產品,形成產品體係鏈。對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品位高,普及性、實用性、娛樂性強的民間美術產品,注冊商標,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實行專項開發、專項經營。二是與經貿活動、旅遊產業聯姻,突出特色重點產品。深入挖掘、合理整合地域民間美術資源,有計劃、有選擇地樹立一批特色民間美術產品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民間美術業重點,以點帶麵,帶動和促進陝西特色文化的繁榮發展。三是把發展民間美術業與貧困地區群眾的脫貧致富、“一鄉一品”、“一線兩帶”等工作結合起來,重點抓好鄉村特色民間美術產品的開發。四是積極開辟、拓寬國內外市場。將受到青睞的具有純樸鄉土風格的民間美術業作為規模產業發展,在保持傳統特色同時,要不斷提升藝術水準,在藝術價值、工藝技術、包裝運輸等方麵下功夫,形成以陝西民間美術產品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多層次、寬領域並舉的民間美術業新局麵。

二、發展措施

陝西的民間美術業已經完成了初級階段的發展,要將民間美術業做大做強,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進一步提升陝西民間美術業的整體形象,應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強政府扶持力度,采取規模化經營

陝西民間美術業要做大做強,必須關注產品“文化力”的擴張,實行產業規模化經營,發展產業集群。

首先,加強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成立省、市、縣三級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製定前瞻性、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民間美術業整體開發規劃;積極開拓多種籌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民間美術業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改變目前對民間美術業政出多門、交叉管理、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局麵,逐步實現法製化、規範化、科學化的管理;引導我省民間美術生產企業向規範化、多元化、規模化發展;鼓勵民間美術生產企業與著名商場、貿易中心合作,提高知名度和競爭力。

其次,扶持建設一批民間美術業生產基地,重點發展享譽海內外的“民間藝術之鄉”、“特色藝術之鄉”,利用其豐厚的曆史積澱,振興民間美術業,作為興縣、興鄉的支柱產業;大力扶持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民間美術專營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趨向、富有活力的優勢產業群;開發既具普及性、實用性,又具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專項產品,實現規模化的專項民間美術企業集團橫向聯合,建立跨地區民間美術生產基地,擴大民間美術業的影響範圍;對民間美術業進行統籌規劃,延伸產業產品鏈,吸引有眼光的客商興辦民間工藝美術廠,帶動千家萬戶共同致富。

(二)加大宣傳力度,搭建招商引資平台

利用各種媒體手段對陝西民間美術企業、產品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是陝西民間美術業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音符”。如何活躍這個“音符”,關鍵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充分發揮陝西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化節、藝術節、博覽會等集群性文化藝術活動,充分展示陝西燦爛的民間美術品種,開拓陝西民間美術產品的發展空間,讓民間美術產品在更大領域內找到地位;吸引更多的文化單位和民間藝人加入聯營平台,逐步形成陝西民間美術生產、展銷、服務三位一體產業體係。組織陝西民間美術傳人、企業、產品到省外、國外舉辦活動,積極參加各種有影響的民間美術業、產品集群性活動,通過廣泛的交流,提升陝西民間美術產品企業的知名度,增強陝西民間美術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

其次,與旅遊聯姻,在重要的旅遊景點建立民間美術展覽館,為民間美術品宣傳、銷售搭建平台。各市、縣應在大的旅遊景區景點,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博物館,宣傳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品種、美術大師,尤其是本地區特有的奇人、絕技、絕藝;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陝西民間美術的曆史和現狀,讓更多的人了解陝西民間美術,喜愛陝西民間美術,達到招商引資、宣傳企業、推銷產品的目的。

(三)營造人才成長環境,建立人才激勵機製

陝西民間美術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有一批人才來支撐。這裏所說的人才,既包括優秀民間文化藝人、傳承人,從事民間美術產品和延伸產品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包括從事民間美術保護的研究人員,還包括懂得並支持民間美術的政府官員和新一代民間美術欣賞群體。

1.營造有利於民間美術人才成長的輿論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出台吸納人才政策

(1)成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名師工作室。讓民間工藝美術高技能人才有潛心創作、悉心傳技、開展技術交流、技術會診和技能攻關的場所。政府要對每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名師工作室給予經費資助,不斷提高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切實解決那些掌握民間絕技傳人的實際困難,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使他們的絕技、絕藝得以傳承。

(2)從省情出發,創建具有現代意義的民間工藝美術學科和人才教育模式,並將產學研結合,盡快開設包括民間工藝美術品設計、民間工藝美術品生產、經營管理、民間工藝美術經紀人、民間工藝美術市場、民間工藝美術管理等在內的相關專業課程。培養一批具有豐富的民間工藝美術底蘊和現代科技知識素養,又有精湛製作技藝以及創新和創業能力的新型民間工藝美術人才。

(3)建立民間工藝美術技能培訓基地,利用西安高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開展從事民間工藝美術品生產人員的培訓、輪訓。打破資曆、身份、年齡限製,鼓勵企業職工參加技師資格培訓、考證。努力造就一批民間工藝美術領軍人才、民間工藝美術頂尖人才、掌握民間新工藝的專業人才、勇於開拓的研發人才、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經營管理人才、熱愛並懂得民間美術的翻譯人才。

(4)編寫陝西特色民間美術教材,促使民間工藝美術進中小學、大學課堂。在學校、少年宮、青少年藝術教育機構中增加民間工藝美術教學內容,開設民間工藝美術品欣賞課,舉辦民間工藝美術品講座,組織民間工藝美術品興趣班組。形成民間工藝美術人才培養方法多樣化、人才結構合理化、各專業各層麵人才協調發展的新局麵。

2.建立人才激勵機製

(1)開展陝西民間工藝美術論壇、民間工藝美術技能競賽、品牌創新人物評選等活動,設立“優秀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人”獎項,在全社會營造尊崇民間美術人才的社會氛圍。

(2)積極向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協會等組織推薦人選,申請命名國家級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積極推薦農民藝術家申報“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開展地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評選活動,讓在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保護、開發、創新等方麵作出貢獻者的成果都能得到肯定,讓熱愛民間工藝美術並做出成績的人才受到尊重。

(四)挖掘產品文化內涵,推動產業發展

1.提升產品內涵,占領市場

一是要借助現代科學手段,對進入市場的民間工藝品進行精心包裝和創新改進。人們買民間工藝美術品,歸根結底是買特色、買文化,我們要在產品內涵和特色上下功夫,使民間工藝美術產品的原有文化藝術內涵、地域特色信息更濃。二是要發揮我省是文物大省、保存在博物館裏的傳統手工藝術品種資源豐富的優勢,高質量地複製製作,使其進入市場,傳達陝西文化資源深厚的信息。三是要借用市場運作手法,為那些暫時沒有進入市場的民間工藝美術產品搭建展示的平台,通過舉辦民間工藝美術品交流展會等,為它們走上市場創造條件。

2.完善延伸品牌體係,引領市場

市場規則是優勝劣汰。步別人的後塵,永遠都隻能當個配角。在民間工藝美術的生產中,要堅持走“以精品促產品,以產品養精品”之路。我省已經形成了國內外有影響的三級品牌體係,要在此基礎上,盡快打造出更多具有陝西特色、反映時代風貌、具有文化內涵、影響深遠的民間美術品牌,以品牌擴大影響,吸引資本,形成以強勢品牌體係引領市場、帶動市場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