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陝西文化產業政策(1 / 3)

陝西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文化單位率先進行大膽探索,從最初的“以文補文”逐步向文化產業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近年來,陝西經濟快速增長,文化市場不斷擴大,文化產品與服務得到發展。陝西的文化產業政策是跟隨著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出台而出台,發展而發展的,也是伴隨著陝西的文化體製改革而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製定新政策。

一、陝西文化產業政策概況

2000年,陝西省文化廳《關於加快發展我省文化產業的意見》出台,《意見》提出: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奠定思想基礎,充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危機感和使命感,並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充分認識文化產業的內涵、性質、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立和健全文化產業的組織機構;製訂發展規劃,落實文化產業政策;建立充滿活力的文化產業運營機製。

2001年,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轉發〈陝西省文化廳關於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經營秩序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解決電子遊戲經營場所、書刊市場、音像製品集中經營場所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存在的賭博、盜版、色情等突出問題,全麵推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2002年10月,陝西省文化廳發出了《關於貫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通知》,要求加強演出市場的監管力度,規範演出市場經營秩序,促進我省演出市場繁榮、健康、有序的發展。《實施細則》在放開演出經營主體資格所有製限製,強化合同約定,明確演出經營與演出經紀的責、權、利關係,規範演出市場運作等方麵做了重大調整和改動,取消了營業性演出活動中對主體資格的所有製限製,鼓勵支持社會各界力量依法組建演出團體,開辦演出經紀機構,興建演出場所,舉辦演出活動。

2003年7月,陝西省文化廳發出了《關於規範陝西省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連鎖經營管理的通知》。

2004年,陝西省廣電廳印發了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關於加快電影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要求加快電影體製機製的改革創新,盡快建立起市場主導、企業自主經營、政府依法管理的電影產業運行模式;建立起全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依法經營的電影市場體係;建立起多主體投資、多元化經濟、多樣化生產、多渠道發行、多層次開發的電影生產經營體係;建立起依法行政、科學調控、保障有力、管理有效的政策法規體係和政府監管體係。提出加快國有電影單位轉製,積極推進股份製,擴大電影集約化經營,建立電影產品的多元盈利模式,開發多層次電影市場,深化院線製改革,提高影院經營管理水平等一係列改革的發展要求。

2004年,陝西省文化廳頒發了《關於加快非公有製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意見》充分肯定了非公有製文化產業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意義,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打破過去文化發展的國有壟斷和純事業性質的舊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科學的文化發展觀。按照創新體製、轉換機製、麵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以繁榮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手段,以政策法規為保障,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資、國有文化企業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協調發展的文化產業新格局。對非公有製文化產業放寬投資領域和市場準入條件,鼓勵非公有製經濟力量投資興辦各類文化企業。鼓勵非公有製經濟力量參與國有文化單位的改革。鼓勵非公有製經濟力量投資興建各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積極吸引外資參與藝術品經營、電影院線建設、音像製品分銷、大眾娛樂項目的經營以及文化設施的建設、改造和經營,享受“國民待遇”和國家政策規定的各項優惠條件。積極探索與外資合作興辦文藝院團和演出中介機構,搞好試點,取得經驗,創出有陝西特色的中外合作發展文化產業的新路子。鼓勵支持各種經濟成分的文化企業和民間組織,從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鼓勵非公有製經濟投資興辦文化藝術類非企業機構。為非公有製文化產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