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呂梁山,行二三百裏,踏過一片古老的土地,劉淵的王室浩浩蕩蕩進入平陽城。

請卦師選了良辰吉日,劉淵坐在了平陽宮的龍椅上。這天他眯縫著眼睛,獨自體會那做皇帝的感覺,太史宣讀皇帝詔書的聲音似乎還響在耳旁:左國一帶崎嶇僻壤,非久安之地,平陽勢有紫氣,兼堯舜故都,本王上應天象,下協坤祥。繼承大漢帝位,國號漢,欽此。

劉淵回憶這一生的光景,早年做夢也沒想過有朝一日坐上皇位。雖說是個匈奴人,劉淵接受的卻是漢文化。盡管已是垂暮之年,他仍然想攻占洛陽,滅掉晉朝,像漢武帝那樣,擁有萬裏疆土,做個大國之君。籌劃已定,劉淵帶皇太子劉和,車騎大將軍劉聰,平東大將軍石勒,和文武百官出城乘船暢遊汾河。

兩岸杏花成林,景色奇麗。樂曲在簫與箏的交替中,隱隱如杏花飄香。船上舞女,那淺淡的衣色,又如杏花臨波而立,花瓣在微風中似雪花緩緩飄落。劉淵直看得心曠神怡,問身旁的劉聰:“聰兒,坐這條船能到洛陽嗎?”劉聰答:“父皇,我們打敗了司馬越這老兒,您就可以乘這條船入黃河,直達洛陽了。”劉淵望河水滔滔,深感逝者如斯。轉身問石勒:“石愛卿,晉陽一戰,讓劉琨逃過一劫,你有何打算哪?”石勒回秉道:“我軍穿越太行,轉戰常山,大獲全勝。擒劉琨是早晚的事,請皇上放心。”

劉淵道:“劉琨大建城池,深得民心,將來晉王室傾亡,恐怕他會自立。宜及早除之。”

劉聰道:“父皇多慮,劉琨原本浮華,並無大誌,最多也隻能是個將軍而已,膽敢自立。”

劉淵反駁說:“二十年前,父皇也料想不到今日的風光。”

劉聰這才道:“父皇說的極是,孩兒派去殺劉琨的人,也該動手了,不久就會有喜訊傳回。”

劉淵說:“大丈夫做事要光明磊落,靠雕蟲小技,難成大事。”

劉聰道:“父皇教訓的是。”

劉淵給岸上的美景陶醉,不再談論政事,手一指遠處若隱若現的村莊,問:“我們到哪裏了?”

一向不愛發言的劉和道:“父皇,我們離杏花村不遠了。”

船上的人正說著話,忽見前麵水中有祥光閃射。眾人大驚,劉淵急忙派人察看。有善泳者跳河撈取,竟然是一塊罕見的玉璽,上麵刻有“有新保之”四字。太史王育看了跪拜道:“皇上大喜啊。此玉璽乃漢朝王莽當政時所製。今日重現天日,實在是天賜啊。”劉淵欣喜不已,拿在手中不斷地把玩,視為鎮國之寶。

直到下船,劉淵仍遊興不減。

平陽城外,劉聰屬下軍士等候著,一見著劉聰郊遊歸來,馬上報告。

“車騎大將軍,我們逮住了一個從洛陽來的人。此人鬼鬼祟祟,自稱是農夫,我們看他形跡可疑,特地抓來稟報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