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薊城劉琨聯盟,遠在建康的琅邪王司馬睿此時已稱晉王,派來使臣表示祝賀。使臣道:“晉王對劉司空段將軍聯合抗敵,深表敬意。”
劉琨道:“前番響應琅邪王號令,與石勒交戰失利,劉琨愧對王爺重托,願自削司空之職,以儆效尤。”
使臣道:“劉司空不必太過自責。晉王對大人評價甚高,說你在並州抗敵十年,精誠可嘉,在朝中堪稱楷模。”
劉琨道:“越石不敢當,段大人身為鮮卑人,對大晉赤膽忠心,更令人可親可敬。”他轉個話題說:“不知建康的情況如何?”
使臣道:“晉王麵對天下情勢,憂國憂民,前番北伐,不料管事乘亂貪汙糧草,致使貽誤戰機,晉王氣憤至極,下令斬首。”
劉琨對晉王北伐本也不報什麼希望。從八王之亂至今二十年,有幾個王爺大展雄才了呢。可是,作為人臣,劉琨還有什麼選擇呢。他沉重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越石和段將軍都希望晉王能夠以天下社稷為重,早日登上大位。複興晉室。”
使臣大喜:“晉王謙遜,還望司空大人勸進才好。”
劉琨明白了使臣的來意,說道:“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他想到國家接連遭到這麼多的危難,使朝廷深深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若能從危難中獲取教訓,奮起救危赴難,“多難”反倒可以激勵我們,“深憂”也可使人認清形勢,痛下決心,壞事也許就可以變成好事。他親自寫好勸進表,與段匹禪各選派一名代表,隨使臣一道回建康。劉琨選中的便是現任左長史的溫嶠。
突然得知南行,溫嶠沒一點思想準備。有一件事情,隻好著急辦了。原來在上黨時娶的妻子病故,他有個堂姑劉氏家正逢戰亂流離失散,來到幽州,身邊隻有一個女兒小喬,很是美麗聰明。前幾天姑母把她囑托給溫嶠,請他尋找婚配對象。溫嶠與小喬見過數次,頗有好感,有了自己想娶她的意思。他轉著彎回答說:“姑母,好女婿不容易找到的,隻是像我這樣差不多的,怎麼樣?”姑母說:“經過戰亂衰敗之後活下來的人,還能有什麼高的要求,隻要能維持生活,就足以安慰我晚年,哪裏敢希望能找到像你這樣的人呢?”在屋子裏聽到這話的堂表妹小喬想,嶠哥的話怎麼怪怪的呢。
這日,溫嶠匆匆忙忙來到姑母家,還是不敢直說,而是道:“姑姑,我已給妹子找到成婚的人家了,門第大致還可以,女婿的名聲官職都不比我差。”
姑母一聽,非常高興,就說:“喬兒也不小了,那就趕緊把婚事辦了吧,現在這年月,咱也不講究什麼排場體麵了。隻求你妹子不出事就行。”
溫嶠趁熱打鐵,說道:“人家把聘禮都送來了。”說著把保存了多年的玉鏡台奉上。
姑母一看這麼貴重的聘禮,立刻同意即日結婚。
溫嶠也沒過多的準備,命軍士抬上花轎就去迎親。娶回了妻子,行了交拜禮,溫嶠正擔心露餡後不可收場,小喬用手撥開遮臉的紗障,撲哧笑了,說:“我本來就疑心是你這壞哥哥,果然像我所預料的。”
溫嶠一激動,馬上給新婚的妻子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