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遷家世自然不簡單,來自四閥八門中的陳家,並且嫡係的身份完全能夠讓他接觸到江南道最頂尖級的那個圈子。在諸多性格迥異的“二代”“三代”中,陳君遷也算是極有性格的一位。陳君遷經常說,他要做一個好孩子,是跟周圍的那些狐朋狗友是有本質性的區別的。
但是陳君遷對於“好孩子”的標準有自己的定義。
陳君遷在家族的其他長輩麵前是個彬彬有禮的好孩子,在自己的弟弟妹妹麵前也是一個貼心的大哥哥,但惟獨跟自己的親生父母經常發生衝突。不過跟絕大多數人不同的一點是,前一天晚上他能夠吵得把家裏的電視電腦桌椅全砸了,但是第二天早晨醒來,他就能抱著媽媽膩歪一個小時直到對方無奈到生氣都生不起來的地步,按照他的說法是他是父母的小孩,親生的,要不跟親生父母真情流露,那豈不是要憋死了?
陳君遷平時為人和善,逢人先笑三分,而且是那種真正的笑容。不過要是有誰懷著惡意開他的玩笑,被他察覺出來,他就會立刻化身為有仇不過夜的狠人。從初一打到初三,陳君遷用上百場惡戰奠定了“遷少”的名號,學校教務處對他也是從警告不斷升級為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留校察看,最後是開除學籍。
陳君遷初中自然都是私立初中,身邊不乏家世背景不遜於他的同學,所以被開除學籍的事是小事,但是陳君遷父母的麵子可就丟大了。尤其是在四閥八門中,陳家最為溫和,家族後輩待人恭謙有禮,一度被稱為“君子之家”。所以在麵對陳君遷這樣一位因為暴力而被學校屢次開除的後輩,陳家人也沒有臉給原本就強硬的校方施加壓力,因此陳君遷初中三年,換了五所不同的學校,同時陳君遷也是越來越被家族的其他同齡人所排斥。
中考過去,陳君遷最大的變化,或者說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學校的很多矛盾,其實是可以到校外去解決。於是乎上了高中後的陳君遷,打架的次數隻是有所減少,隻不過地點都換成了校外,所以處分是沒再有過了。當然,這跟他前三個學期一直開輝騰上學也有莫大的關係,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陳君遷抽出課本,看了看身邊同位的頁數,打開到正確的位置,開始聽課。
直到高二上學期結束,陳君遷依舊是雖端坐課堂但神遊天際的主。不能否認,他的智商不低,同時知識麵極廣,但是在不看課本的情況下,這也隻能保證他的考試成績在及格線上下徘徊。但高二的寒假結束後,陳君遷突然轉性了,開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還通過關係轉進了三十班,並且這太陽從西邊出來,持續了整個學期。
於是乎,陳君遷輝騰也不開了,在距離學校不遠處買了套房子,每天早晨晨跑半個小時後直接跑到學校,然後一整天就是按照普通學生的作息規律:吃飯、學習、吃飯、學習……
陳君遷的朋友圈子很廣,普通同學,社會混混,普通“二代”“三代”,高級“二代”“三代”,還有就是同是四閥八門以及李家、楊家這種大家族的嫡係後輩。平時經常跟陳君遷玩在一起的,都是些頗有家世背景的少爺小姐們,對於陳君遷這“見鬼了的”變化,直接導致了那個醉生夢死的朋友圈對他的排斥。不過一段時間後,陳君遷卻發現,那些之前並不怎麼正眼看他的一些背景通天的朋友們,開始慢慢接納他了。
畢竟是半路從良,陳君遷的作息規律跟實驗班的絕大多數好學生還是不同,比如遲到早退,上課不跟節奏等等,但對於一位改邪歸正的浪子,總要寬容一些多給他個機會不是?更何況,自從陳君遷轉來三十班後,三十班的各位任課老師們不是手腕上多了塊瑞士進口的機械表,就是腰間悄然換成了LV或H這幾個金燦燦的英文字母。
第一節課很快過去,課間,陳君遷走出教室,準備透透氣。這時,他看到一位熟人。
“君遷!”來人熱情的跟陳君遷打著招呼。
對方一米八的身高,金黃色的頭發在陽光下十分耀眼,再配上白淨的膚色,帥氣的長相,頗有韓國小生的範兒,一身阿瑪尼和手腕上的勞力士綠水鬼,也是張揚著頗為不凡的家底。
來人叫鄭騰飛,有一位開發房地產的老爸,老爸的溺愛讓他有了整天開著一輛噴了金漆的奔馳SLK校園裏裝X的資本。高一剛開學那會兒跟陳君遷在一場私人宴會中認識,聊了幾句發現都是英南的學生,還同級,就交了個朋友。後來鄭騰飛開始熱情主動的找陳君遷一起出去泡吧喝酒,聯絡感情,但敏銳的陳君遷在明確對方的性取向沒有問題後,就感到對方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家世背景,而非被自己的個人魅力所折服。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能玩到一起的,又有多少人是不看重對方的家世背景的?
“來找我的?”陳君遷看著鄭騰飛,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