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大勢已去,不想再掙紮,伏劍自刎。
蕭生沒了對手,反而空落落的。
大風起兮雲飛揚,壯士回故鄉。
簫生的故事到此暫告一段落,其實,他的故事還有很多,這裏不再重複。
蕭生後來成為部族的首領,接續他父親作王,帶領整個部族走向繁榮富強。
沙土被綠洲覆蓋,樹林也成片成片的,形成了一大片林海,風吹過去,像海浪拍打著礁石,非常悅耳。
彎刀國成為當地一支強勁的部落,四鄰國派使者與之講和,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國與國之間相安無事二百年。在這二百年裏,人民安居樂業,非常開心,國富民強。
蕭生也從毛頭小夥子,變成了聰明睿智、強悍無比、文武雙全的首領。他的一幫鞍前馬後的弟兄姐妹也各管一些國家事務,為百姓服務,盡心竭力,不敢偷懶,也頗有成就,個個都仿佛聖人一樣清正廉明,不敢做貪汙腐敗的事情。
蕭生成為一代賢明的君王,手下精兵強將雖多,但不濫用武力,反而畢生追求和平,與鄰國和睦相處,國內也靖康安寧,奸臣無計可施,家中應有盡有,無所謂貪婪,即便有寶貝,也無處可藏。
大家有錢共用,再有錢,就自願交給頭目,頭目再送到彎刀國的倉庫裏,該倉庫不是軍事重地,無人去偷,也不用擔心被搶。
蕭生安排,如果需要購買樹苗、發展生產,擴大綠洲麵積,就需要動用國家倉庫裏的錢,做一些對彎刀國將來有利的事。蕭生明白,部族有經濟能力並有軍事能力,其他國家和人民才不會欺負部族的人。加上蕭生以聖人的治國方略來統治彎刀國,人人都有道德理念,因此統治起來格外輕鬆。
平時,誰有困難誰去拿錢,隻是登記,在羊皮紙上寫,如果拿錢的人以後有錢了,可以過來還上,如果沒錢,蕭生也不追究,免了他們的債務,讓他們體會上蒼對人類的愛,慢慢了解愛的真諦。
蕭生漸漸老了,他將王位傳給他的兒子,他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老三最聰明,又不愛占別人便宜。時間久了,蕭生的三兒子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蕭生有些不舒服,不過馬上恢複常態,沒有深究此事。
老三繼承王位是板上釘釘的事,蕭生知道漢族人的規矩,太子一般選擇長子,皇上即使有再多的兒子,也隻能給長子,免得別人蠢蠢欲動,甚至動刀兵。
蕭生清楚這一點,如果選擇一個愚蠢的長子當作王位繼承人,那麼,實際上是損害了整個朝廷、整個國家社稷的安危。
這是後話。
蕭生果斷選擇了聰明的部族仆人,就是三子成為儲君,將來自己死了,接續他繼續作彎刀國國王。三子的特點除了睿智,再就是忠於百姓,忠於上蒼,這是他的過人之處。
蕭生的眼光沒錯,看準了這小子。另外,蕭生任人唯賢的作法寫入典章,供後人參考。
這種選擇儲君的方式,始於漢族,彎刀國蕭生使用得相當嫻熟,結果倒過來需要學習,這樣對朝廷才有好處。
故事到此結束。
新的開始,就是新的晨曦初現在東方,顯出魚肚白的時候,紅日就要噴薄而出。早晨是安靜的,也是充滿希望的。故事裏有你有我也有他,大家都在故事裏擔任一個角色,但是不能對號入座,畢竟理想和現實還有一定的差距。
太陽升起來,照紅了天空和大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好心情。這是真的!假的東西說不出口,如果出口成章,也絕不是假話。當然,駕馭語言的能力很重要,而文字沒有風光美麗,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