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界舞蹈曆史2-1(3 / 3)

16世紀的屈膝禮和鞠躬舞稍微簡單,它要求屈膝禮和鞠躬的莊重與嚴謹。男士鞠躬時要注視行禮的對象,右臂屈肘扶帽簷,然後稍舉起帽子,左腳尖在後麵點地,接著落地成與右腳距離一尺左右的位置,身體重心移到左腳,右腿在離右腳距離位置上繃腳伸直,腳尖著地,身體向前俯下,右手持帽到胸前。之後,身體直起,右手打開向旁,左手扶佩劍,目視對方。女士行屈膝禮時右腳向右邁一步,左腳向後移到與右腳一尺距離位置做半蹲,頭不低下,眼睛往下看,然後伸直膝蓋,右腳向左腳靠攏,目視行禮對象。

17世紀的屈膝禮和鞠躬比16世紀的優美。由於舞蹈的發展,宮廷服裝的改變,使這一禮節舞姿顯得更加彬彬有禮和富有樂感魅力。屈膝禮和鞠躬在16世紀的基礎之上,增添了優雅的手臂動作。

18世紀,人們對各種鞠躬禮儀活動更為重視,那時的人們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學習各種舞姿造型和鞠躬動作。18世紀宮廷禮儀舞蹈,新式樣的發型和服裝使禮儀別具風格。行屈膝禮前,腳站丁字步;行禮時,右腳向前滑行左腿半蹲,身體和頭稍向前傾,身體直起時,兩手臂在身體兩側45度角挑腕放下。男女屈膝禮相同。

3.低步舞

低步舞屬於滑行式的宮廷舞蹈。它沒有固定的舞步規範,舞蹈經常發生一些變化。由於紳士身穿緊身上衣和長筒襪,淑女們穿拖地長裙,嚴重妨礙了舞者舞蹈動作的發揮。宮廷舞蹈將民間的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人們情感的動作全部去掉,隻保留一些呆板的、象征性的動作。舞蹈動作基本從左腳開始到右腳結束,或者左腳開始走步,右腳跨前與之交叉,左腳再跟上複步動作。舞蹈隻要求舞者體現出一種氣質,也就是舉止、姿態要得體,女子體態莊重、輕盈、文雅、大方、視線下垂。因此,有人說,低步舞是具有雍容華貴、輕柔緩慢的宮廷氣派的舞蹈,它的動作由鞠躬、單步和複步,以及各式各樣的空間擺動動作組成。舞蹈由兩人或三四人參加,有時是對舞,有時是鏈狀形舞蹈。為舞蹈伴奏的樂器有六弦琴、橫笛、鼓、雙簧管、喇叭等。

4.沃爾塔舞

沃爾塔舞起源於意大利,盛行於法國宮廷,舞蹈形式是對舞,舞蹈中有一些轉身動作和男舞伴將女舞伴拋在空中轉一圈的動作。舞蹈一般在慶祝晚會上表演,公元16世紀盛行歐洲各國,在路易十三時代,法國宮廷不再跳此舞,意大利保留此舞蹈時間最長。

5.加亞爾德舞

本舞蹈音樂節奏為32、34、68拍,是意大利傳統舞蹈,以它特有的快樂、活潑的風格,流行於歐洲各國。開始時,它得到大學生的歡迎,伴隨加亞爾德多種旋律的出現,舞蹈動作逐步形成並規範化。加亞爾德舞又稱做五步舞或羅馬舞,它由五個基本動作構成,即四小步加上一個跳,小跳之後,形成一個停頓,然後,再從另一隻腳開始跳。動作可以向前、向後、向旁或向斜線進行。這一舞蹈仍然保持著貴族的高傲風度,無論肩膀怎樣快速抖動、步法怎樣跳躍都不失貴族風範。舞蹈服裝華麗多彩,男子佩劍披肩,女穿長裙,裙帶上飾有許多小鏡子。

6.孔雀舞

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均有本國風格的孔雀舞。法國的孔雀舞,舞步緩慢平穩,滑行舞步較多;意大利的孔雀舞活潑、激烈、動作中加一些小跳;西班牙的孔雀舞節奏鮮明、活潑開朗。

孔雀舞,顧名思義是對孔雀動作的模仿。孔雀舞在法國和意大利宮廷中有著嚴格的等級規範:在宮廷舞會上,舞蹈要先由國王和王後跳,然後是太子和貴夫人跳,再之後才是親王及貴族們跳。為孔雀舞伴奏的樂器有手鼓、木管樂器、橫笛,節奏為24拍。舞蹈服飾是:男舞伴佩劍、披肩,女舞伴穿托地長裙。舞蹈開始時,王後的親信貴婦先提起她的長裙在大廳走一圈然後再舞蹈。孔雀舞的舞步由單步和雙步組成。單步是一個滑步向前或向旁,重心在邁步腳上,動力腿高抬到空中90°。雙步動作是疊合的兩個單步的滑步,重心移到邁步的腿上,動力腿抬到空中90度的動作。

7.庫朗特舞

庫朗特是起源於意大利的宮廷舞蹈,意思為像流動的水,舞蹈動作像是沉浮於水麵的遊泳姿態。舞蹈隊形有橢圓形、長方形、八角形和之字形等。舞蹈分簡單的或複雜的兩種形式,簡單的包括一些滑步,複雜的帶有一些情節,如女舞伴拒絕男舞伴的邀請,男舞伴便跪在女舞伴麵前等,在這一段小情節插曲之後,男女舞伴才開始舞蹈。舞蹈動作含有向前、向後、向後旁的舞步,舞步又分短步,它包括跨直步、屈膝、抬腿和向前滑行。長步包括屈膝走步、屈膝滑行步。舞蹈中短步和長步相互銜接交替跳。據說,法國路易十四非常喜歡跳這一舞蹈。庫朗特舞後來被選為婚禮舞會上的開場舞蹈。到了18世紀,上層社會就不再跳這個舞蹈了。

與庫朗特舞蹈相似的還有阿列曼德舞、薩爾塔列拉舞、薩拉邦達舞等。

阿列曼德舞源自於德國,是沒有跳躍動作的集體舞蹈,舞蹈動作包括簡單的、平穩的步法,有時做不帶跳的抬腿到90度的動作。

薩爾塔列拉舞,源自意大利的民間舞蹈,是對舞,動作激烈,節奏快速,跳躍動作較多,舞蹈中還有一些啞劇成分。有的時候,女舞者將裝滿水的杯子頂在頭上跳舞,同時做複雜而快速的動作,一滴水也不灑落出來。

薩拉邦達舞源自西班牙,它最開始時由女子跳,由響板、吉他和歌唱為之伴奏,舞蹈節奏活潑,舞姿優雅。傳到其他國家後,成為節奏平穩的男女對舞。在宮廷舞會舞蹈中,舞蹈風格變得文雅而穩重。

8.小步舞

小步舞是16世紀至17世紀最流行的舞蹈,它在宮廷、鄉鎮的婚禮場合和晚會、宴會或狂歡節上表演。小步舞的動作包括兩種屈膝步和兩種直膝步,4步為一組,跳舞時跨越小節線是一個難點。小步舞隊形有8字形,後來發展為2字形和Z字形。它有一定的技巧性,可以說是藝術舞蹈,如果不接受訓練是無法跳好此舞的。小步舞被認為是路易十四時代最為優美的舞蹈,舞步雖然比較簡單,但它文雅、講究的風格是比較難掌握的。它雖源自民間,但到宮廷之後,就擺脫了民間的樸拙性質,變成莊重的、顯示優雅風格的舞蹈。風格的掌握要花很長時間。動作與動作的銜接要連貫、優美,男士要優雅地做出各種帽子動作,女士手勢要柔美溫和。小步舞後來從法國流傳到俄國成為舞台藝術,被後人係統整理成為培養演員舞蹈教育的內容之一。

9.波羅涅茲舞

波羅涅茲舞是18世紀流行歐洲的著名舞蹈,它源自波蘭民間舞蹈。它的舞蹈動作與小步舞不同,舞步連貫、柔和而且有節奏,舞蹈中包括屈膝禮和鞠躬等動作,沒有多餘的裝飾性動作,是具有騎士般威嚴風度的舞蹈。音樂大師李斯特曾指出18世紀的波羅涅茲是“一種隆重的成隊的遊行。這時,上流社會好像變得更莊嚴一些,感到自己無比榮耀,感到自己有多麼高貴,多麼華麗,多麼恭恭敬敬,波羅涅茲成為經常顯示自己輝煌、榮譽和地位的舞蹈”。

波羅涅茲舞一般在重大的舞蹈晚會和宮廷舞會上表演,舞蹈按照等級來跳,男女舞者身著華麗服裝,男舞伴對女舞伴彬彬有禮,顯示一種貴族騎士般的氣派。跳舞時,男士有時摸摸胡須,有時擺弄帽子,左右手交替地伸給女舞伴。

李斯特繼續形容:“快活的上層社會,閃耀著五顏六色,排成長蛇形,一會兒展開,一會兒又卷成一團,彎彎曲曲,光彩奪目。脖子上的金練和拖地的軍刀叮當作響,華貴沉重的披巾上麵裝飾著珍珠、寶石,飄帶和花結沙沙地響。遠處傳來絮絮如語的聲音,好像是這個火紅急流的喧嘩。”李斯特形象地描繪了波羅涅茲舞蹈情景。波羅涅茲舞蹈的場麵靈活多變,有時在大廳裏,有時在花園裏,有時到其他房間去跳、然後再返回大廳裏。流行於歐洲宮廷裏的舞蹈已與它原來在波蘭時的民間舞蹈有了很大區別,它已沒有了波蘭民間舞的樸素本質而變成貴族舞蹈。

10.華爾茲舞

華爾茲舞是盛行於19世紀的代表性舞蹈,是一個雅俗共賞的社交舞蹈。它源自維也納,舞蹈的音樂節奏自由活潑,舞蹈動作沒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動作連貫優美,表情細膩,情感豐富,使人春風得意,陶醉其中。這個舞蹈曾經受到教會的排擠,後來人們不顧阻止繼續跳這一舞蹈,使舞蹈成為有樂隊伴奏的規範化的舞蹈,舞蹈形式是由許多舞對組成的大輪舞。舞蹈節奏為34拍,重心在第一拍,每隔兩小節,對舞做一次轉體動作,同時沿著環形跳。華爾茲舞伴隨著大音樂家的投入而更加完善,如莫紮特的華爾茲旋律,舒伯特的華爾茲,肖邦的華爾茲,柴科夫斯基的交響華爾茲等。音樂家施特勞斯將華爾茲舞推向高峰,他的維也納樂隊演奏的華爾茲音樂使華爾茲舞蹈藝術更加輕盈優美、流暢動人。今天華爾茲舞繼續保存下來,成為國際標準舞之首。除此之外,它還帶有了許多民族特色,如英國華爾茲、匈牙利華爾茲等。華爾茲對古典芭蕾藝術的普及也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許多經典藝術作品都是以華爾茲為基礎發展形成的。

11.瑪祖卡

瑪祖卡舞源自於波蘭,盛行於19世紀歐洲各國。它動作豐富,節奏急速,早期是青年男女成雙成對圍著擺滿食品的餐桌跳的舞蹈,後來人們對它進行了風格化的改編,使舞步和舞蹈花樣增多。民間瑪祖卡的舞蹈動作有靜態的,有動態的,還有一些跳躍動作、滑行舞步,打點節奏和輕盈的跑步動作。轉移到宮廷之後,瑪祖卡舞不見了農民樸實的風格,而成為裝腔作勢的、溫雅高貴的具有軍人風度的貴族舞蹈。“波蘭舞會的場麵非常好看。當大家沿著圓圈跳舞和莊嚴地走過之後,整個大廳的注意力集中在出場到中心的一對美麗的舞伴身上。這個舞蹈的動作有多麼豐富啊!開始時,女舞伴有一些膽怯地、猶豫不決地稍往前站出來。她像鳥起飛前那樣微微搖晃。她用一隻腳在光亮的地板上滑行,正像滑冰者在冰麵上滑一樣。然後,突然又像淘氣的小孩子般展翅飛向前,可是腳是做柔和連貫動作。她像女獵神一樣睜大眼睛,仰著頭,挺起胸,用從容不迫的動作劈開空氣,就像大船衝破海浪一樣。接著她又撒嬌地在地板上滑行起來,看到一些觀眾,向著自己看中的幾個人說幾句話或微笑一下,把美麗的手伸給自己的舞伴,然後他們兩個人神速地從大廳的一角衝向大廳的另一角。她滑行、奔跑、飛翔。由於疲憊,她的臉色變得紅潤起來。最後,她喘著氣,筋疲力盡地倒在男舞伴的懷抱裏,而他用有力的手把她舉到空中一刹那,然後就結束這個使人陶醉的舞蹈。”在瑪祖卡舞蹈中,男子一直持有主動權,他操縱著舞蹈的動作及速度,女舞伴要隨時跟上和配合男子的舞蹈花樣。如果倆人配合默契、協調,會使男舞伴感到自豪和驕傲,結束時,男舞伴會跪在女舞伴麵前,吻她的裙子邊,感謝她的配合,女舞伴也會因此而得意。跳瑪祖卡時,女舞伴身著華麗的服裝,而男舞伴多身著軍裝,使瑪祖卡顯得英武、漂亮。

12.探戈舞

探戈舞是盛行於20世紀的舞廳舞蹈,它源自美洲,但帶有很大的西班牙舞蹈成分。它去掉了早先揮擺雙臂,抖動雙肩的美洲舞蹈風格,按照社交舞的法則,對此進行了加工,增加了一些平穩的滑行舞步,目前成為國際標準舞當中的舞蹈。現代社會裏的人們以跳此舞來解除快節奏工作所帶來的身心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