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能這麼拖著啊,你公婆肯定不會同意把大梅嫁過去的。你這麼含糊這,萬一你兄嫂把話喊出去了,大梅若是不嫁,那也壞了名聲了,以後還怎麼找好人幾家啊。”
劉嬸子狠狠瞪了她一眼,都說女人對娘家都是癡心,若不是當真遇到大事,是不會斬斷這根肚腸的。
比如那三裏鎮吳家,年前年後來找英子可不是一兩次,不是哥哥嫂子來哭,就是老娘老爹來哭,無非是說當日不得已才把閨女和外孫拒之門外,如今後悔之類。
但英子硬是一麵也沒見,當真是斷絕的徹底。
吳家沒有辦法,也就不再來了。
但是別的女人們,沒有經曆過雪夜奔命,家人卻見死不救的慘痛,所以,總是會心軟一二。
大梅娘聽得這話,就有些慌了,“不能吧,我哥說就是問問,大梅爺爺奶奶不同意,這事就不做數。”
“哼,你就等著看吧,你那兄嫂可不是個善茬兒。”
眾人都給大梅娘潑冷水,小米原本怕她臉麵過不去,還想幫襯兩句,但想想若是這次她不長記性,興許就要害了大梅一輩子。於是,也就硬著心腸添了一句,“我記得有書本上說,近親成婚勝出的孩子大半都是傻子呢。”
“什麼?這是真的?”
聽得這話,別說大梅娘,就是一眾婦人們都被驚了一跳。雖然她們這麼批判大梅娘,但心裏可不是不同意親上加親,畢竟大梅娘的兄嫂不好,她們的兄嫂或者姐妹可是不錯啊。
若是小米說的不錯,那就是娘家人再好也不能做親了,否則生了呆傻的外孫出來,閨女一輩子就毀了。
“當然是真的,書上寫的呢。很多地方還有人,特意從很遠娶媳婦,生出的孩子比別人家都聰明。”
小米含糊著沒有說哪本書的名字,但她在村裏一向有威信,誰也不會懷疑。
劉嬸子腦子活,立刻想到了陸謙,於是就道,“小米說得有道理,別的人家不看,就說小米家裏。她娘就是遠處嫁來的,小米兄妹四個可不就是個頂個的聰明。”
“哎呀,那我趕緊回家一趟。”
大梅娘這會兒也想當初兄嫂的算計和狠毒了,立刻扔了手裏的活計就跑回家去了。
劉嬸子趁機敲打眾人幾句,“原來村裏日子不好,都盼著閨女尋個婆家隻要能吃飽穿暖就好。如今家裏都備了豐厚的嫁妝,咱們的閨女可是不能委屈了,一定睜大眼睛,好好找找。就是一時找不到好後生,那就多樣兩年,左右家裏也不缺這口飯吃。倒是小子們的媳婦兒,不拘家裏窮富,一定要人品好的,否則攪和家裏不得安寧,再護著娘家把咱們整個村子坑了,那可就壞事了。”
“嫂子放心,我們省的。”
“對啊,誰家也不願意打的雞飛狗跳,一定好好挑揀著。”
眾人都是應聲,末了感慨,“這才不過兩年啊,咱們居然就不必愁著兒女嫁娶,反倒要挑挑揀揀了,真是跟做夢一樣啊。”
“可不是嘛!”
這麼說著話,很快湯圓就擺滿了大大的淺平簸籮,送到院子裏被北風吹上不過半個時辰,湯圓就凍得結結實實。
陸家的大鐵鍋燒了半下熱水,湯圓下鍋,輕輕攪和,三浮三沉,也就差不多熟了。
青花瓷碗裏,一個個白胖滾圓的軟糯團子,安安靜靜的浮在奶白的湯水裏。舀出一個咬一口,黑色的芝麻,眼紅的紅糖棗泥,金黃的芝麻果仁,真是香的人直接眯起了眼睛。
一眾嗅著味道跑來的淘氣小子和丫頭們,吃的歡欣雀躍。
就是一向無肉不歡的高仁,都對這種香甜軟糯的小點心愛的不成。
婦人們嚐了個味道就不肯再吃,帶了吃飽的孩子,端了小米贈送的一大碗凍湯圓就回家去了。
農家人冬日裏沒有活計,通常都是兩頓飯。倒得晚上睡覺時候,間隔太長,大人孩子免不得肚裏都是空蕩蕩,把湯圓煮上,一人那麼四五個,就足夠墊個半飽了。然後帶香甜的味道如夢,夢裏自然也都是喜悅和樂。
出了上元節,幾乎這年也就過完了。
即便山林的雪還沒有融化,鳥雀也沒有飛回,但山下的草原人卻是等不得了。
對於他們來說,老熊嶺再好也不是家鄉。而滿是凶險的草原,才是他們的歸宿,他們應該奮鬥的地方。
小米也沒讓初一為難,狠狠給他做了三日好飯好菜,喂得他又胖了一圈兒,就痛快放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