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拜火教咄咄逼人,認出了小米拜火教聖女的身份,眾人又高高提了心。
聽得太子想辦法救了小米,粉碎了丞相一係等人篡位的陰謀,然後下旨發戰術,很快就要親征逍遙島,鏟除拜火教,所有人都激動的熱血沸騰。
“哎呀,若是我在京都就好了,一定跟著太子殿下殺向逍遙島。讓那些神棍也嚐嚐老子的柴刀利不利?”
“就是,這些該死的走狗,欺負我們老熊嶺就算了,跑京都還敢耍威風,被收拾了吧!”
“痛快,真是痛快!”
“來,大家幹杯,替我們的大軍壯行,碾平逍遙島!鏟除拜火教!”
眾人喊得豪爽,喝的也痛快,這般說著就又喝進去好幾壇子烈酒。
老馮爺卻是想的多一些,琢磨著世事無常,小米同太子的事,沒有塵埃落定,總不好宣揚出去,萬一有變化,也有個退步的餘地。
於是,就道,“雖然說京都的事情了了,但小米和老三還有陸先生都在呢,咱們幫不上什麼忙,可也不能惹麻煩。大夥兒以後管好嘴巴,無論外人說什麼,自己先別輕了骨頭。懂嗎?”
“懂,老馮爺放心。”
“是啊,大夥兒明白。”
眾人紛紛應了,老馮爺這才點了頭,末了煙袋鍋指了門口探頭探腦的婦人們,笑罵道,“行了,老頭兒知道你們要問什麼,各家的孩子明日都接回來吧。這次的凶險算是過去了,正好先生也有了,回來就好好讀書,以後也像老三一樣考個秀才舉人,滿村子跟著榮耀一把。”
“哎呀,謝老馮爺!”
婦人們終於得了最想聽到的話,笑嘻嘻的跑去灶房那裏報喜了。
陳掌櫃也是放了心,笑道,“也該把月仙接回來了,她也六個月的肚子了,可不好把孩子生在外邊。”
陸老大早就惦記媳婦惦記的厲害,聽得這話立刻就站了起來。
“嶽父說的對,我這就去接月仙回來。”
說著話就要往外走,結果卻被哭笑不得的陳掌櫃喊住了。
“慢著,你知道月仙在哪裏嗎,傻小子。”
陸老大紅了臉,惹得村人都是笑。到底還是陳掌櫃喊了家裏的親信管事,趕了馬車,送了陸老大出門。
眾人吃喝的差不多了,也都放下了心裏懸了多日的大石頭,就紛紛回家去睡了。
沒兩日,送出去避難的孩子,還有陳月仙都被接了回來。
一時間,老熊嶺上下更熱鬧了。
陳月仙路上同陸老大已經敘過別後之情了,說不得掉了不少眼淚,但是回家一見小姑的信,還有大堆的箱子,立刻就挺著肚子忙碌起來了。
老馮爺雖然有小米給的禮單,但老爺子做事周全,一定要等了陸家長媳回來一起分派。
於是各家該得的東西都抱了回去,小米和村人們采買的,還有鎮南侯府準備的謝禮,都是能吃能用的。但馮簡送的那些,有內造標記的,各家各戶無不精心收藏了起來。
要知道,這可是宮裏出來的,太子殿下賞賜的,雖然如今不好張揚,但足以做個傳家寶了,留給子孫後代,可是難得的福分。
陳月仙顧不得整理小姑額外給她的體己物件兒,緊急帶著劉嬸子等人清點了箱包作坊的庫存。
這些日子,婦人們雖然提心吊膽,但手裏的活計可是沒落下。有時候,甚至為了分散注意力,做的活計更多。
庫房裏存下的各色箱包,簡直不是一般的多。
婦人們太清楚小米的本事了,一邊清點裝箱子,一邊盤算著能領多少工錢,簡直笑的整日合不攏嘴吧。
整個老熊嶺是打算低調行事了,但整個北安州等著陸家開宴席慶賀的人可是太多了。
不說別人,趙誌高就一日三次的派人來問啊。
喜洋洋酒樓那裏,陳家的親朋好友,還有老熊嶺周圍的鄉親,陸老爹的那些同窗友人,都是不時探問。
老馮爺同陳掌櫃還有陸老大一商量,還是決定開了酒席。
喜洋洋酒樓上下開了二十桌兒,幾乎所有親朋都坐得開了。天氣越來越熱,火鍋自然是不好再擺,正好小米讓陸老大帶了新吃食的方子回來,辦法也簡單,試了幾日就味道不錯了,趁著這個機會宣揚一下,可謂一舉兩得。
城外再擺上三日的流水席,也不必太好的酒菜,兩合麵的饅頭,五花肉燉了白菜豆腐,管夠吃就是了。
這消息一出,自然是人人都放了心。
待得到了正日子,喜洋洋是人滿為患,接了陸家帖子的?不必說,早早就到了,沒接到帖子的,也是帶了厚禮上門。
伸手不打笑臉人,陸家自然不好往外攆,於是喜洋洋差點兒被擠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