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風波(二)(1 / 2)

吉祥和如意扯了她趕緊往外走,低聲勸著,“你真是膽子太大了,私窺主子寢宮,被別人知道了,小心挨板子。”

“我不怕,我就惦記娘娘氣壞了身子。”玲瓏氣得厲害,一腳踢翻了廊簷下的花盆,惱道,“那些該死的東西,平時娘娘待他們多好,他們不感激也就罷了,居然還敢私下議論娘娘。忘恩負義的狗東西!”

“人言可畏啊,”吉祥和如意也是感慨,愁容滿麵。倒是先前匆匆離開的雙喜跑了回來,低聲道,“皇上已經知道這事了,前朝也鬧的很厲害呢。”

“你們說,咱麼娘娘隻這麼好的人,到底怎麼得罪那個祭酒大人了,怎麼就敢這麼潑髒水?”

“我看啊,不是得罪祭酒大人,怕師娘娘擋誰的路了。”

這話說的四個丫頭都沉默了,有時候不是你傷害到誰,別人才會恨你。而是隻要你幸福,那些不幸福的人,或者想要奪取這份幸福的人就會恨你,嫉妒你。

原本後宮該三千佳麗,三千佳麗後邊又有三千門戶,哪個得寵,都必將是一場門閥間的變革。但如今皇後娘娘一人獨寵,本身又不是累積多少年底蘊的世家出身,怎麼可能不被被人覬覦。

即便帝王恩寵又能如何,帝王也是男人,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今日你能受寵,它日誰家裏的閨女也能享受這份榮耀…。

不說,玲瓏四個丫頭人如何擔心,隻說前朝裏,從坐上龍椅,宏德帝就神色不好,臉黑的怕人。

重臣心裏有數,但依舊陸續出列遞奏折。

賑災一事,內閣先前已經出了對策,如今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相對於南邊幾州的災難,其餘就都是小事了。

朝堂上沒人同往日一般爭吵,倒是有些安寧的詭異。

到底最後要散朝時候,一個平日年輕的禦史出列跪倒,磕頭之後,高聲問道,“皇上,今晨有傳言說,欽天監祭酒大人自盡身亡,死前留書說…說皇後娘娘是拜火教聖女,南邊幾州的災難,皆是因為火神對大元的懲罰…”

他原本鼓了勇氣,準備了一肚子的話,但是在宏德帝冰冷的眼神下,到底隻敢吞吞吐吐說了一半。

宏德帝冷笑一聲,手指敲著龍椅的扶手,似笑非笑的看向丹壁下的文武百官。

“各位愛卿也都聽說了?”

文武百官們猶豫了一瞬,到底也是齊聲應了,“是,皇上。”

“好,那朕心裏存了疑問。宮門開啟,各位就進來上朝了。也就是說,宮門未開之時,你們就聽到了消息。但是這消息,到底是怎麼從朕的皇宮傳出去的?自己長了翅膀,還是朕的皇宮就是一個篩子,隨意任人刺探?”

宏德帝說出的每個字都像冰珠子一般,劈裏啪啦砸下來,砸得眾人都是有些頭暈目眩,心驚膽戰。

其實,為人臣子的,可以笨一些,最重要是消息靈通,別在關鍵時刻同帝王唱反調。

京都各家各戶,通過一些渠道,多打探一些宮裏的消息,這簡直是眾人皆知的秘密。

就是曆代帝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很多時候,有些不便開口之事,還要通過這樣的渠道給臣子們遞個梯子。

但誰也沒想到,宏德帝今日卻是拿這件事開了刀,難道他不知道這個約定成俗的規矩嗎?

當然知道,但依舊抬手就揪了這事不放,原因很簡單,皇後!

皇後就是皇帝的禁臠,但凡涉及一點兒,就是誰沾邊誰倒黴。

想到這點,所有人都跪了下來。

“皇上息怒,臣等死罪。”

“死罪?朕看你們膽子可是很大,一國皇後,居然也敢隨意詆毀!”

“皇上息怒!”

眾人都是埋頭在地,但不等他們權衡一下利弊,先前那年輕禦史卻是抬起了頭,梗著脖子高聲說道,“皇上,不論傳言從何而來。如今祭酒大人自盡身亡,又留下絕筆,必定是夜觀星象,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事關國運,事關大元十八州百姓的性命,事關大元江上社稷。還望皇上下旨徹查!”

眾人都是聽得一驚,望向這年輕禦史的目光很是複雜。

這樣的時候,明顯可以看出帝王暴怒,居然還要頂著風頭上奏。是當真耿直不怕死,還是另有圖謀?

宏德帝冷哼一聲,卻是出乎意料的沒有暴怒,甚至點了頭,“自然,如此攀誣皇後,朕必定不能放過。既然愛卿如此剛直不阿,必定也是鐵麵無私,那徹查宮門未開,祭酒身亡一事為何人盡皆知的事,就交給你了。但凡參與者,盡皆嚴懲。有一人漏網,李禦史同罪。”

“啊?”那年輕禦史本來還等著接下徹查皇後誤國一事,哪裏想到宏德帝劍走偏鋒,話頭一拐,居然給了他這一樣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再想想方才宮門外首先接到消息的,吏部兩位侍郎,戶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