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西歐現代作家5
第五節奧地利現代作家
施蒂弗特
施蒂弗特,1805年10月23日生於波希米亞森林中的奧伯普蘭村。他早年喪父,由祖父母撫養長大。1818~1826年,他在上奧地利天主教會辦的學校求學,隨後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法律,後轉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並習繪畫。讀書期間,在一些貴族府邸中當家庭教師,生活貧苦。
1840年,施蒂弗特創作第一篇短篇小說《兀鷹》,開始走上文學道路。此後10年間,共完成13篇中、短篇小說,於1850年以《素描集》為總題名成集出版。同年他被任命為上奧地利國民學校的督學,1865年退休。曾出版短篇小說集《彩石集》(1853)。晚年完成《晚來的夏日》(1857)和《維提科》(1867)兩部長篇小說。他於1868年1月28日因病自殺。
《晚來的夏日》繼承德國“教育小說”的傳統,以自述方式寫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主人公一位年輕的科學家在裏查赫男爵的莊園避雨,發現男爵與寡婦瑪蒂爾德關係曖昧。在亨利希與寡婦的女兒娜塔利亞結婚前夕,男爵道出了他與瑪蒂爾德的關係:他年輕時與瑪蒂爾德發生了愛情,但沒能結婚,如今瑪蒂爾德已成為寡婦,兩人隻是相鄰而居。亨利希和娜塔利亞的結合,給這對未成眷屬的情人莫大的安慰,使他們的暮年充滿了夏日的陽光。《維提科》是一部冗長的曆史小說,它通過主人公維提科從20到64歲的經曆和見聞,反映了12世紀波希米亞大公國的統治權力繼承之爭。書中宣揚的忠君思想和順應現製度的主張,實際上反映了作者對1848年革命的否定立場。
施蒂弗特的文學成就主要是在中、短篇小說方麵。最出色的幾篇是:《高山上的森林》,寫30年戰爭給人民和社會帶來了不幸和破壞,唯有神秘美麗的波希米亞大森林依然存在。《林中小徑》,寫一個自認為病入膏肓的男子在林中與一姑娘邂逅,愛情的力量使他的身心俱得康複。中篇小說《曾祖父的記事冊》,寫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狂躁的青年到某鄉村做醫生,遇見一位老上校,向他學得用寫日記的辦法進行自我克製,最後終於得到老上校的女兒的愛情(以上3篇均收入《素描集》)。《彩石集》中的《水晶》寫一對小兄妹聖誕夜被困在山裏的大雪中,但兩人毫不氣餒,互相安慰,互相勉勵,終於脫險。
施蒂弗特追求“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自稱“我雖然不是歌德,卻是他親屬中的一個”。他的作品語言生動樸實。
施尼茨勒
施尼茨勒,1862年5月15日生於維也納一猶太家庭。1879年他入維也納大學學醫,1893年開辦私人診所。後來他專門從事文學創作,成為“青年維也納詩社”的核心人物。1901年他發表中篇小說《古斯特少尉》,被認為有辱奧地利軍隊的榮譽,當局撤銷他的後備軍醫官的資格。1931年10月21日他於維也納逝世。
施尼茨勒把心理分析方法運用於文學創作,被稱為弗洛伊德在文學上的“雙影人”。施尼茨勒自認為一生都在探索人的靈魂這個“遙遠的國度”,作品較少反映重大社會問題,自稱:“我表現愛情和死亡。”他認為描寫水兵暴動並不比寫愛與死等現象更具普遍性、更有時代氣息。他的作品多以描寫沒落貴族、資產階級小市民等不同層次的人對愛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看法為主題,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維也納的社會風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資產階級荒淫的生活和腐朽沒落的文化。
施尼茨勒前期創作的主要成就在戲劇,重要劇作有《阿納托爾》(1893)、《兒戲戀愛》(1895)、《綠鸚鵡》(1899)、《輪舞》(1900)、《孤獨的路》(1903)、《遙遠的國度》(1911)、《貝恩哈迪教授》(1912)等。他也是當時維也納戲劇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奧地利戲劇家胡戈·封·霍夫曼斯塔爾齊名。
《阿納托爾》是由7出獨幕短劇構成的組劇,描寫詩人阿納托爾對待愛情的輕浮態度。《輪舞》是10場喜劇,描寫妓女、士兵、藝術家、貴族等不同階層的10個人物對待性生活的態度。施尼茨勒不給人物取名,其主要是披露典型的資產階級生活的腐敗和淫亂。劇本出版20年後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時引起軒然大波,後被認為色情戲劇而禁演。悲喜劇《遙遠的國度》對工廠主霍夫萊特夫婦在愛情生活中的虛偽與變態心理作了戲劇性刻畫。
施尼茨勒的作品還有長篇小說《通向野外的道路》(1908)、《特雷塞》(1928)和其他中短篇小說。晚期作品有《夢的故事》(1926)、《清晨的賭博》(1927)、《逃向黑暗》(193)等。《古斯特少尉》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寫古斯特少尉遭受侮辱後決定自殺,當聽到侮辱他的人中風暴亡,卻又如釋重負。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極端地諷刺了軍官的醜態和虛榮心。在藝術上,施尼茨勒采用了“內心獨自”的表現手法。他是德語文學史上第一個采用這種寫作技巧的作家。1924年發表的小說《埃爾塞小姐》中,“內心獨白”再次成為主要表現手法。1902年發表的《瞎子基羅尼莫和他的哥哥》描寫了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與痛苦。
施尼茨勒的作品運用心理分析學,把現實與幻覺、真實與假象融為一體,通過這種手法表現了人物的苦悶、彷徨、悲觀、無聊等情感,這是現代小說中重要的藝術手法。
霍夫曼斯塔爾
霍夫曼斯塔爾,1874年生於維也納,1892年在維也納大學攻讀法學,後改學法國文學。他曾遍遊意大利、瑞士、德國、法國、英國和希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應征作後備軍官,1916年隨使團去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瑞士執行任務。
霍夫曼斯塔爾是德語文學19、20世紀之交唯美主義和象征主義的重要代表。他受尼采、馬赫、弗洛伊德等人的影響的同時也受到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精神和歐洲基督教文化傳統的熏陶,在思想和創作中都表現出複雜而深刻的矛盾。1891年,他在受到維也納德國詩人奧爾格唯美主義文藝思想的感染。早期的創作在藝術上刻意求工,詩歌語言優美而富於音樂性,劇本中的對話都用典雅的詩句,情節與人物形象都帶寓意性和象征性;但內容脫離現實,往往通過生與死、苦與樂的矛盾這類“永恒”主題抒發內心的感受,情調感傷、抑鬱,表現了對世事無常和死亡的悲歎。
霍夫曼斯塔爾的詩歌大多寫於1893~1900年之間,其中著名的有《生命之歌》、《早春》、《三行串韻詩節詠消逝》等,主要表達人已經失去認識世界和自我發展可能的思想。他的劇作大多為詩體短劇,早期重要的短劇有《傻子與死亡》(1900)。
1900年以後,他改變唯美主義傾向,同時又厭惡帝國主義時期的社會並感到和恐懼,因此試圖建立古代人道主義傳統同基督教“受難”的學說組合起來的宗教劇。為了革新古希臘悲劇,他寫了《埃勒克特拉》(1904)、《奧狄浦斯與斯芬克斯》(1906),宗教神秘劇《每一個人》(1911),維也納喜劇《困難的人》(1921)。1920年與賴因哈德一起創辦“薩爾茨堡音樂戲劇會演節”,並寫了《薩爾茨堡的世界大舞台》(1922)。《花花公子》(1911)、《失去影子的女人》(1916)是他與施特勞斯合作寫的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