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地域的社會麵貌。西方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古人的文學大多體現在記錄言行、書寫曆史、描述想象之中,讀書雖然普遍被認為是“崇高”、“雅致”的,卻也隻是官宦和富人舞文弄墨展現優越地位的另一種手段,或是貧困潦倒者藉此翻身、博取功名的有效途徑,因此讀書人一直隻是社會中的少數派。文學在這種背景下大多展現出一副“嚴肅”、“深刻”、“內斂”的麵孔。
時至今日,經濟活動主宰世界走向,網絡語言引導信息傳播,後現代的“戲說”、“惡搞”精神大行其道。相當一部分文學批評者出於對網絡文學的憎惡,已在絕望中宣布了傳統文學的死亡。此類言論你我不見得都會認同,可誰也無法否認網絡文學的“非主流”發展態勢,究其原因,無非由於網絡為大眾創造了“低門檻”、“寬路徑”的便利條件。在談論文學的被邊緣化、文學的死亡以及文學的意義這類話題時,似乎都與百姓的世俗生活無關、與當代社會的進程無關。但事實是,文學在任何時候都與世俗生活、社會進程和人類的整體命運息息相關。因為,文學是人類價值構建和精神生長的原材料,是人類生存意義的自我表達。我們以另一個角度再去觀察時,便會發現當下文學的“活潑”、“隨意”和“開放”。她並未失去其本質作用:使人類的存在有了意義;幫我們建立價值係統;承擔著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
延續上麵的話題——文學的四大類別再詳細劃分下去,又可分為: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小說、野史、童話、對聯和笑話等;其他如史傳、哲理、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電影、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遊戲等。由於篇幅和體例限製,本套書以簡短的對聯、寓言、典故等短文構成,旨在自短小之中管窺文學博大之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