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百首如一首(1 / 1)

薛能,字大拙,唐朝詩人,會昌進士,鹹通中以監部攝嘉州刺史,累遷至工部尚書。性情狂放,自負過高。從事西川時,每短諸葛功業,在詩中寫道:“陣圖誰許可,廟貌我揶揄”、“焚卻蜀書宜不讀,武侯無可律吾身”。相傳,劉禹錫和白居易都是善於向民歌學習的詩人,劉白二人的《楊柳枝詞》世多傳唱。薛能則不以為然,反斥之為“文字太僻,宮商不高”,並自作《柳枝詞》五首,自以為勝過劉白。其第五首:

劉白蘇台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

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不僅如此,即或如大詩人李白、陶淵明,他也全不放在眼裏,在詩中譏諷道:“我生若在開元日,爭遣名為李翰林”,“李白終無取,陶潛固不刊”。在為自己的詩集所題的詩中,幾乎是否定一切了:

詩源何代失澄清,處處狂波汙後生。

常感道孤吟有淚,卻緣風壞語無情。

難甘惡少欺韓信,枉被諸侯殺禰衡。

縱到緱山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簡評:

薛能的狂妄,確是他平生一大缺點,引起許多人的反感。但他對別人詩作的指責,也並非全是狂言,如劉德仁寫了很多詩,都寫得平庸無特色。劉德仁把自己的一百多首詩拿給薛能看,請求指教。薛能看後在劉德仁的詩卷上題了兩句:“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終。”薛能的批語雖尖刻,但確實指出了劉德仁詩的要害:多雷同,而少變化。這樣的詩寫得再多,也和隻有一首差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