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怎樣交朋友(1 / 1)

在一個秋風送爽的下午,收到某某同學來信時,正逢第七節清脆的上課鈴聲響過,校園裏一片靜謐。我急切地展信並仔細地閱讀起來。

某某同學攻讀三年高中期間,行為端正,品質優良,各個方麵堪稱學生中的楷模。惟學習成績因初中底子不厚,雖經發憤拚搏,高考仍未達一本線,今年被一所普通大學錄取。

該生信中字裏行間流溢著對母校和老師們的感恩之情。也簡略地介紹了剛剛開始的大學生活。信的最後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何交朋友。並懇切地等待回信。

我琢磨了兩天,抬筆回函如下:

可愛的某某同學:

感謝你信任老師,把心中的疑難講給我。你提到的該不該與某某交朋友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也是在同學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現在先談談我對交朋友的看法,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要交朋友,首先必須明白什麼叫朋友。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應該是誌同道合、攜手共進的戰友。如果隻有江湖義氣,不能給自己指點迷津、不能給自己前進的力量,甚至在不知不覺中使自己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喪失了前進的動力,把自己引入了歧途,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也稱不得朋友。現在我們看的武俠小說、電影、電視多了,接觸的社會實際多了,但我們不可把江湖義氣當做評價朋友的標準,更不能把吃吃喝喝看作真正意義上的朋友。萬萬不可以他們為榜樣,像他們那樣選擇朋友,與朋友交往。

明白了什麼是朋友,也就明白了我們應該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雖說這話不算全麵,但對於一個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還比較差,模仿性又比較強的青少年來說,還是一句有益的勸告。我主張主要在同學中交朋友,要把每個同學都當作自己的朋友,這樣每個同學也會把你當做朋友。天長日久,同學就都成了好朋友。

有了朋友,應該如何跟朋友交往呢?莊子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品德高尚的人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平淡,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關係,但到關鍵時候卻能肝膽相見,而品德不好的人之間的交往表麵上看親熱得如膠似漆,甜蜜得如甜酒一樣,但骨子裏卻各懷鬼胎,大難來臨如鳥獸散。馬克思說過“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馬克思的這句話應是朋友交往的又一準則。朋友之間要以誠相待、熱情幫助、互諒互讓,又要堅持原則。當朋友做得不對的時候,要敢於堅持真理,堅決勸阻,哪怕一時翻臉,也要堅持原則。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明知朋友做得不對也不勸阻,甚至幫他去幹,那時害了朋友,是真的“不夠朋友”。

在與朋友交往中,我們還要正確處理好對待朋友和對待其他同學的關係。朋友對同學要一視同仁,不可隻親近少數幾個朋友,疏遠多數同學。對自己對朋友應該要求更嚴,標準更高,更敢於自我批評和相互批評。特別要防止在自己和其他同學發生矛盾時找朋友對付其他同學,或朋友和其他同學發生衝突時幫助朋友。這樣做隻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失去更多的朋友和友誼,把朋友關係變成幫派和小集團的關係。不少同學因沒有處理好這個關係而吃了大虧。

怎樣檢驗自己與他人的交友是否成功呢?那就要看在與其相處的日子裏,自己是從對方得到了積極的力量,還是消極的影響,在學習、思想諸方麵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是前者,證明交友是成功的,對方是你應找的真正的朋友;如果是後者,證明你的交友是失敗的,或者對方並不是你應找的真正的朋友。就需要調整交友方式或結束“朋友”關係。因為真正的朋友應該是陶冶情操的礪石,戰勝困難的力量,銳意進取的伴侶。

自古以來,人們既主張“廣交友”,又感歎“難交友”,還告誡“慎交友”。尤其是辨別力、自控力比較差的青少年,古人早已警告:“燕明逆其師,燕辟廢其學。”就是說結交不好的朋友會違背老師的教導,和不好的朋友幹壞事,會荒廢自己的學業。可見青少年在交朋友上更要慎重。

老師說完了,究竟你與某某該不該交朋友,應該如何交朋友,還需要你自己去判斷,自己拿主意。相信你會做出聰明的選擇,正確地處理好這一問題。

2011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