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工會組織的優秀教師暑期在煙台地區的活動到今日已經五天了。按活動日程安排,今下午是大會交流,而且要求人人登台發言。
講什麼呢?我不想講有關學校全麵工作的大材料。我構思了好一陣,決定把學校近幾年來獎勵學生的一種既新穎又收到實效的方法介紹給與會老師們。下麵是我發言內容的梗概:
我們山西省文水縣城鎮中學,從1984年開始在學生中增設了進步幅度獎,這一措施能激勵學生特別是雙差生的聲譽,從而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邁大步,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過去我們獎勵學生,隻設三好學生獎、學科競賽優勝獎以及文藝、體育積極分子等單項獎。受獎學生約占各班人數的四分之一,且每次得獎的學生幾乎集中在那麼十幾個人身上。其餘學生即使有了很大進步,也跨不進被獎行列,為此很失信心。
為了克服上述獎項設置的弊端,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校從1984年增設了進步幅度獎,在學生中開展了“比誰進步幅度大”的活動。此獎勵方法是:各班都以第一學期末學生個人德智體總分排隊名次為基礎(德智體比為20:40:20),第二學期末的排隊名次若前進十名以上者給予三等獎勵;前進十五名以上者給予二等獎勵;前進二十名以上者給予一等獎勵。
由於我們為全體學生特別是雙差學生創造了一個競爭的機會,因而使他們在橫比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在縱比中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成績的提高。在他們獲獎之後,那種興奮、激動之情,真是無法形容,就連他們的父母也高興地為之奔走相告。他們的聲譽提高以後,我們學校與兄弟學校相比,出現一個雙差學生不差的好勢頭。今年中考我校參加考試人數占全縣中考人數的十分之一還不到,而5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127人,卻占到全縣500分以上考生(全縣500分以上考生共311人)的三分之一還多,全校493名考生,人均466.2分。升學率列全縣前茅。
我的發言僅僅用了一分鍾,卻贏得了台下熱烈的掌聲。會後《教工月刊》的編輯要走了我的發言稿,說要在該刊第八期上刊登。
1991年元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