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信(1 / 2)

原來一個人在臨死前的一段時間,內心是會生出某種微妙的預感,姚菁瑩仔細回想自己那時候,雖說已不是頭一次遭遇劈腿男友,卻唯獨那一次分手後的情緒起伏最為強烈,除了沒日沒夜地對著電腦,似乎也曾在某些瞬間迸出“活著多沒意思”、“死了會去哪裏”這種無聊的想法。

如今再回頭看,還真就找不出那男的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她豁出一條命去為分手傷心。會有這種心態,除了“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以外,其實當時的狀況更符合另一句俚語:欲使其滅亡,必使其瘋狂。

所以青竹對自己的命運早有預感,才會做出那些瘋狂到完全喪失理智的事情,並以那樣平靜的姿態來承受一場慘不忍睹的懲罰麼?思及此,之前對她的種種惱怒,種種怨恨,仿佛也隨著斯人的離去而變的風輕雲淡了,隻念著她往日的種種好處,以及對自己的照顧,更與紅梅一道抹起了眼淚。

啜泣一陣兒,紅梅又憶起青竹身體上的一些異常,大約半年前一同被君府買下,青竹的健康狀況好像就不怎麼樂觀,經常在做事或閑聊時候毫無征兆地發出一串猛烈的咳嗽,定好咳到麵頰充血、青筋暴起的地步才肯罷休,厲害起來更是直捂著胸口喘不上氣。

因青竹一直在人前強撐著,姚府上下才很少發現有什麼異常,隻有紅梅在不經意見碰到過幾次,也多以為她先天身子不好,有哮喘一類的病症。何況每次詢問起來,青竹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再說隻是這樣咳嗽,雖比常人多受了許多罪,倒真沒出現更嚴重的情況,本就不是什麼細致之人的紅梅也就沒大放在心上。今日突然收到青竹的噩耗,著實震驚不小。

待紅梅說完,姚菁瑩不著痕跡地跟君宇澤交換了下眼色,心中更有些相信他的“降頭”一說,若真如此,也許青竹到姚府後如此的急於求成,並非自負,也並非魯莽,隻與下降之人的約束有關,也許當初約好完成任務的時限就快到了,索性都是沒命,她才豁出去賭了一把。

想到好好的一個妙齡少女卻以這樣殘忍的方式結束了生命,一時有諸多感慨。而紅梅到現在還以為青竹隻是因身子不好而導致的心情不好,原本壓抑久了,到了姚府又怪事一樁連著一樁,鬱結無處抒發才有了輕生的念頭——真是單純的有些過分。

想著若把事情的真正始末告訴紅梅,那麼對她來說,自己並不會比給青竹下降的人善良多少。算了,就讓她活在自己編織的理想世界裏,不管世界之外是怎樣一番驚心動魄,她且獨自享有那份簡單,也未嚐不是好事。

紅梅先被關進柴房,後又接到噩耗,雖經過雅芙的一番安撫,情緒卻仍不穩定,趕上側院也被姚飄渺下令封了,姚菁瑩便叫她今晚留在清楣苑,也可讓雅芙照應著。

用晚飯前,三位姨娘、以及敬若、敬旻兩口子先後過來清楣苑探望,確定姚菁瑩二人無事後,無不感慨世事無常,叫他們寬心。姚飄渺則先遣人給婷玉的家人送信,順便捎了筆銀子,打算過兩天與青竹的後事一起操辦。之後果然列了個名單,吩咐將撞門的幾名小廝從姚府內部的人事編製裏除名,要麼派到遠離善國城的地方,要麼分個終其一生也沒多少機會與外人打交道的差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於是整個姚府在無所預料的時候受到一場不大不小的災難洗禮,又在無所察覺的地方快速恢複平靜,這一天晚飯是在各自院裏用的,到了掌燈時分,偌大的院子籠罩在一派祥和的夜幕之中,誰也不願深究這祥和之下到底暗藏著怎樣的洶湧。

第二天快到中午時候,姚飄渺出門之前對家中事務做了具體交代,真的很具體,三位姨娘嫁來之後還是頭一次聽他這麼囉嗦,麵上恭恭敬敬地答應著,眼底卻都隱者一抹善意的嘲諷。挨個叮囑一番,依依不舍地逗留了近半個時辰才上馬啟程,告別時又盯著姚府的匾額發怔,眾人都看出姚家老爺臉上多了份較之往常所未有的悲壯和淒涼,大約姚府出了事,表麵波瀾不驚的他,其實也多多少少有了些變化。

按著當地的風俗,兩日後婷玉和青竹分別入棺,再三日,整件事情似乎隨著兩個丫鬟的入土為安正式淡了下來,日子被掀開嶄新的一頁。

這期間,信鴿從君詈城捎來兩封信件,一封是楊鳳儀的,說楓二爺看見回執的賬單後確實吃驚不小,還特地把他發愣的樣子詳細做了比喻,讓姚菁瑩更加容易想象,也更能深刻地體會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勝利感。然玩笑歸玩笑,知楓二爺未曾鬆口,當下重新列了份賬單,叫楊鳳儀與之第二次談價,這一回自比上次靠譜不少,相信這筆交易談成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