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宇宙探索(2 / 3)

2010年,德國科學家在《科學快訊》雜誌上指出,他們在一顆起源於銀河係外的恒星附近發現了一顆新行星。這是人們首次發現起源於銀河係之外的行星。這顆行星名為HIP13044b,體積是木星的125倍,距離地球2000光年。

銀河係衛星星係的分布

宇宙學理論預言,這些星係應該分布在一個大型的、幾乎成球狀的暈中,但觀測卻表明,這些衛星星係擁有一個古怪的、扁平薄餅狀的空間分布。太陽係的科學考察

第二個太陽係存在嗎

近來,開普勒探測器發現在距離地球僅127光年處存在類似於太陽係的一個行星係統,該行星係統內存在5顆行星環繞恒星運行,行星的排列方式與太陽係十分相似,據推測可能是銀河係的第二個太陽係。

太陽係有第十顆行星嗎

1977年底,美國天文學家科瓦爾在天王星和土星之間發現一個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後經天文學家半年多的努力觀測,認為它還不夠大行星的資格,基本上認為它隻是一顆小行星,這就是“喀戎”小行星。

有生物棲息的行星

一個行星至少應該滿足的條件是它與所屬恒星的距離使得輻射在它表麵造成液態水所需的溫度。假想凡是可能孕育生命的場所,生物實際上都已出現,那麼銀河係中可能有著100萬個居住生物的行星。

彗星活動與地球怪象

數百年來,人們依然把彗星看做一顆大災星。世人把地球上發生的大災難都歸罪於彗星。戰爭、瘟疫、洪水、地震都說成是彗星搞的鬼。據調查,當地球上發生大地震的時候,正好是彗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

流星為何會發出聲音

現在,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電聲流星是客觀存在的,他們認為,這都是由流星飛行時發出的電磁波引起的。這些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一些人的耳朵能夠通過某種方式把電磁振蕩轉換成聲音,而另外一些人,則聽不至任何聲音。

隕石從哪裏來的

大多數隕石來自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這些小行星在軌道運行期間,並不斷地發生碰撞,有時就會被撞出軌道奔向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與之摩擦發出光熱便是流星。流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高溫、高壓與內部不平衡,便發生爆炸,就形成隕石雨。未燃盡者落到地球上,就成了隕石。

AS325是不是鐵星

AS325是人馬座的一顆10等星,它的光譜非常特殊,低色散光譜顯示了疊加在連續譜上的氫發射線和電離鈣發射線。從AS325的光譜中,也發現了大量金屬發射線,因此,有人提出AS325可能是一顆鐵星。

甚至有人把AS325同特殊變量蛇夫座的XX進行過比較,天文學家梅裏爾因首先研究過蛇夫XX,後來,人們把它稱為“梅裏爾鐵星”。

怪星是否真的存在

20世紀30年代,當時天文學家在觀測星空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天體。這種是一種同時兼有冷星光譜特征和高溫發射星雲光譜的複合光譜的特殊天體。1941年,天文學界把它定名為“共生星”。幾十年來已經發現了約100個這種怪星。

奇異的物質和光束

空中來客所產生的帶電的強烈光束能致人於死地,其發出的綠光又能讓困擾人類多年的惡疾化為烏有,不明物體散落的不明金屬粉屑讓人產生奇癢。

太陽的科學探索

太陽的起源學說

災變學說:認為太陽先形成。行星是由恒星吸出的太陽的部分物質形成的。

星雲說認為,整個太陽係的物質都是由同一個原始星雲形成,星雲的中心部分形成了太陽,星雲的外圍部分形成了行星。

俘獲學說認為太陽在星際空間運動中,遇到了一團星際物質,靠自己的引力把這團星際物質捕獲了。也就是說行星物質不是從太陽上分出來的,而是太陽捕獲來的。

夜裏出來的太陽

科學家認為,夜裏出“太陽”是一種對日照現象。據觀測研究,春分和秋分前後,在和太陽位置相對的黃道附近,有輪廓不明的圓形亮斑,呈暗紅色,這就是“對日照”。由於它很暗,月亮一出來,它就消隱,沒有月亮時,它的外形很像太陽。

太陽個數的懸念

1551年4月,德國城市馬格德堡上空出現3個“太陽”。其實,多個太陽中除一個為真太陽外,其餘皆為假象,氣象上稱之為“假日”、“幻日”或“偽日”,是一種少見的大氣光學現象,其成因比較複雜。

太陽的伴星

阿爾瓦雷斯的學生馬勒提出了伴星假說,即太陽有一位“夥伴”。這位夥伴的軌道周期,恰好是2600萬年。伴星質量很大,當它接近太陽係外星的彗星群時,就會擾亂彗群的正常運行,產生彗星雨。有些彗星撞擊了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災難和生物大滅絕。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9世紀時,著名天文學家赫歇爾指出地球雨量多少與太陽黑子有關。太陽風暴會幹擾地球的磁場,還會破壞地球電離層的結構,造成無線電通信中斷;還會引起火山爆發。

太陽自轉的原因

太陽自轉研究還包括太陽大氣層的自轉問題。大氣低層的自轉也隨緯度而變化,大氣上層的自轉沒有明顯變化。此外,太陽自轉還涉及到太陽黑子的分布問題。

然而太陽較差自轉理論:認為米粒組織和超米粒組織這些小尺度對流可看做是一種粘滯作用,由於非軸對稱的全球尺度的對流和自轉的相互作用,角動量向赤道轉移,從而形成了太陽的較差自轉。

太陽的壽命

據科學家推測,太陽壽命約100億年,現在正處於中年時期,也就是說太陽光耀地照射了50億年,這還將一如既往地照耀下去。

地球淩日揭秘

火星上的地球淩日

當地球與太陽和火星連成一線,在火星上便可看到地球淩日,在太陽的位置可看到地球的黑點通過。

上一次地球淩日發生於1984年5月11日,下一次淩日於2084年11月10日發生。火星上每284地球年會發生4次地球淩日,其間隔分別為1005、79、255和79地球年,而地球月份則為5月和11月。

木星上的地球淩日

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木星之間時發生一種天文現象,即地球淩日。當地球淩日出現,從木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麵劃過。上次木星上的地球淩日發生在2008年7月9日,下次發生在2014年1月5日。木星上地球淩日的周期是398883日。

土星上的地球淩日

地球淩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土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天文現象。當地球淩日出現,從土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麵劃過。上次土星上的地球淩日發生在2005年1月14日,下次發生在2020年7月20日。土星上地球淩日的周期是387107日。

天王星上的地球淩日

地球淩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天王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天文現象。當地球淩日出現,從天王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麵劃過。

天王星上地球淩日的周期是36964日,地球淩日以兩次淩日為一組,間隔40年或更長,下次發生在2024年11月17日。

海王星上的地球淩日

地球淩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海王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天文現象。當地球淩日出現,從海王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麵劃過。海王星上地球淩日的周期是367486日,地球淩日以兩次淩日為一組,間隔80年或更長。

月球的科學考察

神奇的月海

17世紀時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伽利略第一次發現了月球表麵有很多陰暗的區域,如同地球上的海洋一般。但它雖稱“月海”,卻連一滴水也沒有。

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

日月並升大體上分為幾種情況:一是日月合為一體,同時升起;二是太陽升起不久,月亮才出現,並時刻圍繞著太陽,位置不固定;三是月亮先出,幾乎在同一直線上太陽隨之出來,太陽托住月影一起升起;四是月影先在日輪中,後又跳出日輪,在太陽四周躍動。五是月影在日輪中一同升起,並在日輪中躍動,直至月影消失。

月球是外星人的基地嗎

前蘇聯天體物理學家米哈伊爾·瓦西尼和亞曆山大·曉巴科夫說:“月球可能是外星的產物,15億年來,它一直是外星人的基地。月球是空心的,在它荒漠的表麵下存在著一個極為先進的文明。”

月球上有水嗎

科學家們研究了月球的有關資料發現:在月球赤道附近,月麵溫度正午時是130度,夜間降至零下150度,溫差大得驚人。

而在月球極地,溫度經常在零下200度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可能存在冰的。還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月球與地球是以同樣方式誕生的話,那麼當初月球上也應該有水。

月球是空心的嗎

1969年11月20日4點15分,由“阿波羅12號”製造了一次人工月震,其結果充分說明月球可能是空心的。

後來,又進行了幾次人為月震,其試驗結果表明:月球內部並不是冷卻的堅硬熔岩。盡管不能得出月球這種奇怪的“震顫”意味著月球內部完全空心,但可知月球內部至少存在著某些空洞。

月球是人類第二個家嗎

科學家說:液態水是動植物生命存在的基礎,凡有液態水存在的地方,就有生命存在的理由。

1998年3月5日,美國科學家們在月球表麵隕石坑陰暗的深處發現了水。1987年前蘇聯科學家在月球上發現失蹤的轟炸機。科學家由此推測,月球上可能存在著智慧生命。